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行参数采集与处理系统,简称“飞参”,它能够自动记录飞机飞行过程中各种状态参数(包括飞机的姿态参数、发动机参数、各种告警信号以及飞行员通话信息和座舱语音信息),飞行结束后,可将记录的飞行信息提供给地面信息处理设备,通过信息处理系统为飞机故障诊断、预测、辅助飞行训练、事故预防与调查分析提供客观依据。国内飞机目前使用的飞参多为90年代初期的产品,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加上当时飞参研制在国内是起步阶段,现役飞参普遍存在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主要体现在采集参数少、精度差、防毁标准低、使用维护不方便、无语音信号采集功能等。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总线技术、计算机图形仿真、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飞行参数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技术和手段。飞行参数采集与处理系统由机载设备和地面检测设备两部分组成。机载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器、语音采集器、防毁记录器、移动存储器和各种信号传感器等,地面设备主要用于数据的回放和对机载设备的检测。本项目的主要思路及工作包括:①设计制作数据采集器,增加飞参系统采集参数的数量,提高采样率,利用计算机总线技术及航空429总线技术,使系统的小型化、模块化设计更趋合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用性和可维护性。②设计制作移动存储器,简化数据的卸载工作,使用新型NAND型FLASH存储器,利用USB2.0总线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将飞参的外场维护转化为内场维护,减轻飞参工作人员的负担。③设计制作语音采集处理系统,使用DSP技术及数据压缩技术,采集记录飞行员的通话信息和飞机的座舱语音信息,为飞行训练和事故分析提供另一方面的依据。④采用新技术,利用新材料,使用新工艺,提高防毁记录器的防毁幸存率,使其抗坠毁指标达到TSO-C124a标准。可以相信,随着飞参系统的广泛推广使用,飞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明显,它必将对提高机务维修水平、提高飞行训练质量、提高地勤维修能力、保障飞行安全,促进部队战斗力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