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英语是不同于文学英语的一种英语文体,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唯物性,在词汇,语法和文体等各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这种文体在词汇上大量使用科技术语,句子结构严谨,被动句多,长句多.
本文以奈达的转换模式作为分析科技英语翻译的理论依据。转换模式包括四个部分:分析,转换,重组和检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转换。有些翻译模式将翻译简单得归结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而使得翻译过程中介于两者之间存在于译者头脑中的信息无法用理论来归结,奈达将这些信息和过程总结为转换模式的转换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没有先后之分,熟练的科技英语翻译人员既要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进行思维的转换,又要在分析和重组两个翻译阶段进行转换,同时,对原文深入地分析,有助于确切地表述译文,而在思索重组的过程中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转换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换,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者首先论述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这些不同导致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指出译者在语言重组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译入语的特点。其次,文章参考了叶之南教授图像和概念生成理论。叶先生在分析奈达翻译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像或概念生成的理论,即译者在分析完原文,根据语义生成图像或概念。图像和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了科技英语译文的正确与否。由于科技英语客观性唯物性的特点,在生成图像和概念过程中与文学翻译的不同在于,科技英语译者在分析原文后生成的图像应该与科技英语作者在写作原文时头脑中的图像类似或相同。
作者将转换模式的四个阶段各列为一章。其中分析一章阐述了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篇章分析和译者科技背景知识对于科技英语翻译的影响。重组一章介绍了科技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检查一章指出功能对等是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