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点,研究相关致病因素的发展趋势,统计和分析中医证候与流行病学方面的相关因素,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1、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入院病例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发病情况,项目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病因、临床病程、单双侧发病、分期、饮酒史、激素应用史等。2、收集和分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结合体格检查,四诊合参,进行中医辨证分型。3、对样本的一般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研究;对病因构成及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中医证候与临床病程、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描述性研究:收集1991年~2007年病例555例(878髋),平均年龄42.06+12.46岁,男女之比2.4:1,平均临床病程15.86+2.83个月,单侧227例(40.9%),双侧328例(59.1%),其中MRI检查确诊522髋中双侧发病407髋,占78.0%,分期ARCOⅠ期120髋(13.7%),ARCOⅡ期402髋(45.8%),ARCOⅢ期265髋(30.2%),ARCOⅣ期91髋(10.4%)。2、相关性研究:女性与男性的发病年龄有明显差异(P<0.01)。临床病程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167,P<0.01),与职业无相关性(P>0.05),单双侧发病的临床病程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双侧发病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单双侧的发病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ARCOⅠ期的双侧发病率较其它各期高(P<0.05),ARCOⅣ期的发病年龄较其它各期大(P<0.01),ARCOⅣ期的临床病程较其他各期长(P<0.01)。3、病因学研究:酒精性216例(38.9%),激素性218例(39.3%),酒精+激素性20例(3.6%),病因不明101例(18.2%);1991年~2000年酒精性与激素性所占病因构成比与2001年~2007年有显著性差异(χ2= 16.183,P<0.05),激素性逐渐增多;原因不明的临床病程较其它各组长(P<0.05)。4、中医证候研究:143例样本中经脉痹阻证28例(19.6%),肝肾亏虚证54例(37.8%),痰瘀阻络证61例(42.7%);中医证候与临床病程无相关性(P >0.05);ARCOII期中以痰瘀阻络证为主,与其它证型有显著性差异,ARCO IV期中以肝肾亏虚证为主,与其它证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本项目一般发病情况的描述性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多为双侧发病。2、女性的发病年龄较男性大,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大临床病程越长,ARCOⅣ期的临床病程较其它各期明显变长,ARCOⅠ期的双侧发病率较其它各期高(85%)。3、激素与酒精在致病因素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日渐增多,所占比例已逐渐超过酒精性。4、中医证候与ARCO分期存在相关性,ARCO II期以痰瘀阻络证为主,ARCO IV期以肝肾亏虚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