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血清炎症标志物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变化规律 目的: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炎症与癫痫密切相关,但是国内外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系统性炎症的研究较少,本课题旨在研究血清炎症标志物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变化的规律。 方法:共四组,难治性癫痫组、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难治性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予以难治性癫痫组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两组比较,难治性癫痫组与非难治性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三组比较。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癫痫病程和发作频率等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所有患者及健康对照空腹血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orol, LDL-C)、甘油三脂、血糖、尿酸水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 Hb)和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对难治性癫痫组患者进行规范的术前评估:分析症状学、视频脑电图、MRI、皮层脑电图和PET-CT,对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给予致痫灶切除的外科治疗。 结果:血清hs-CRP的研究结果:难治性癫痫患者病例数共86例,癫痫患病病程1.10~33.00年(10.54±9.61),发作频率0.30~12.00次/月(3.25±6.24)。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共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和难治性癫痫组男女性别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年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s-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难治性癫痫患者45例,健康对照组30例,难治性癫痫与非难治性癫痫、健康对照组三组比较,男女性别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难治性癫痫与非难治性癫痫、健康对照组三组hs-CRP水平比较,难治性癫痫组hs-CRP水平高于非难治性癫痫组、健康对照组(P<0.05),非难治性癫痫组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癫痫组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组、非难治性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异常(hs-CRP>3mg/L)比率依次为17.61%,14.00%,6.67%和5.56%;尽管难治性癫痫组血清hs-CRP异常比率最高,但与另外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直线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难治性癫痫患者血清 hs-CRP的关系,结果提示癫痫病程、癫痫发作频率、ESR与难治性癫痫患者血清hs-CRP水平存在显著相关(P<0.05);患者年龄、Fib、LDL-C、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与难治性癫痫患者hs-CRP水平无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癫痫患者(包括难治性和非难治性癫痫癫痫患者)多变量与血清 hs-CRP的相关性,癫痫患者血清hs-CRP与癫痫发作频率、血清ESR显著相关,(P<0.05);血清 hs-CRP与抗癫痫药物无显著相关(P>0.05)。 其他相关的血清炎症生物学指标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变化规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组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比较,难治性癫痫患者组ESR显著高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组,LDL-C显著低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组(P<0.05),两组Fib、WBC、淋巴细胞、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癫痫患者与非难治性癫痫患者、健康对照组比较,难治性癫痫患者ESR、Fib、WBC水平显著高于非难治性癫痫患者、健康对照组(P<0.05),三组LDL-C、淋巴细胞、Hb、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癫痫患者LDL-C、ESR、WBC、淋巴细胞计数、Hb、HCT、Fib水平与难治性癫痫病程、癫痫发作频率的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提示LDL-C、ESR、Fib与癫痫病程显著相关(P<0.05);Fib、ESR、Hb和HCT与癫痫发作频率显著相关,其中Hb、HCT与癫痫发作频率呈负相关(P<0.05)。 难治性癫痫组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比较:难治性癫痫手术组患者(24例)术后随访疗效较好,发作率明显减少,且无明显并发症和神经功能损害。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hs-CRP、LDL-C、ESR、WBC、淋巴细胞计数、Hb、HCT、Fib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血清hs-CRP、ESR、WBC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LDL-C、Fib、淋巴细胞计数、Hb、HCT水平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血清hs-CRP、ESR、Fib和WBC水平明显升高,且可能与癫痫病程和癫痫发作频率显著相关,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hs-CRP、ESR、WBC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血清炎症标志物与难治性癫痫两者是否互为因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 难治性癫痫脑组织IL-6和LC-3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观察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患者脑内自噬生物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3,LC-3)的水平变化。 方法:实验组纳入1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诊断符合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新认定的难治性癫痫标准,即正确使用两种可耐受的抗癫痫药物经足够的疗程及剂量的单药或联合治疗仍未能达到无发作的癫痫,接受癫痫手术治疗行致痫灶切除术。对照组5例均来自我院急诊神经外科因头颅外伤行手术减压或清创术的患者。获得患者脑组织标本,常规病理学HE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IL-6和自噬标志物LC-3的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组难治性癫痫16例患者包括8例脑外伤后癫痫(Post traumatic epilepsy, PTE),6例颞叶内侧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TLE)伴海马硬化,2例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普通HE染色提示PTE、MTLE与TSC患者致痫灶脑组织内神经元丧失、胶质细胞明显增生。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IL-6和LC-3在PTE、MTLE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TE、MTLE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TSC患者中免疫组化显示IL-6表达不明显,LC-3甚至表达受抑制。 结论:难治性癫痫致痫灶脑组织内神经元丧失、胶质细胞增生明显。IL-6和LC-3在不同原因的难治性癫痫脑组织中表达可能不同,在PTE和MTLE致痫灶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6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伴随自噬标志物LC-3过表达。难治性癫痫中炎症与自噬的相关性以及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