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文化中“火”的原型意象的转换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v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中西文化中,“火”有许多不同的意象,存在于中西神话、典籍、诗歌和习语等等,如何准确无误地转换不同文化中“火”的意象对翻译者提出了挑战。  经作者对所收集资料做出的分析归纳可知,虽然有些学者已涉及到神话、典籍、诗歌、习语等对“火”的意象的分析研究,但对其意象在不同文化中的转换或翻译问题尚未涉及,本文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方法对中西文化中“火”的意象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并对“火”的意象在不同文化中的翻译表达方式进行尝试性的研究和探讨,旨在揭示作为人类生命进化的“火”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这就是为何做此研究的原因。  那么如何进行本研究?本文借助荣格的原型理论,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与“火”相关的词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指示意义、内涵意义和反映意义三个层面对“火”的原型意象进行了分类,阐释了“火”的不同意义采用的翻译策略,采用描写解释与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分析“火”的原型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及其转换,探讨汉英语言文化中有关“火”的神话、典籍、诗歌和习语中“火”的意象的运用及其翻译,并从文化视角对“火”的汉英文化意象做一些形象转换的处理。本研究的语料主要来源于与“火”相关的汉英神话、典籍、诗歌和习语等书面语言。  研究发现,尽管中西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但“火”的原型意象还是基本一致的,因此,中西文化中“火”的原型意象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只不过具体的表达方式需要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具体语境来判断和确定。本文作者认为:“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对“火”的原型意象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也为日后相关研究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做一定的参考,或者提出不同的理论切入点,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得出更多不同的结论,同时也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本研究仅限于中西文化,还可以扩大到全球的范围,为成立系统的“火”原型意象做铺垫,也促进了全世界的文化交流。  
其他文献
模糊限制语(hedges)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之中。在交际过程中,要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恰当地运用模糊限制语发挥着重要作用。模糊限制语就是用来修饰词语或命题,改变其清晰程度的
本文阐述了使用国外商业优化软件modeFRONTIER和流体计算软件STAR-CD进行伊莱克斯冰箱整体优化的方法.根据设计变量和设计要求,用较少的计算次数得到了三目标优化的Pareto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