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引导。它不但对课外阅读的量做出了规定,而且提出通过阅读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兴趣和阅读品味。同时,阅读作为一种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受到阅读动机的激发、维持和指向。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阅读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驱动力,对学生的阅读效果和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阅读动机对于阅读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研究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动机,笔者通过实习期间的观察和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由于中考压力、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环境以及教师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初中生在语文课外阅读动机上呈现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弱化的趋势;同时,阅读的目的功利化,偏重于成绩,缺少对读物的审美感受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各种形式的书籍涌入社会,对于缺乏鉴别力和意志力的初中学生而言,在阅读动机上出现了盲目化的现象。本课题针对现实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培养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动机出发,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本研究以培养课外阅读动机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首先,从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教师素养的外部因素出发,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其次,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感受阅读价值,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科学方法指导、推荐合适的书目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来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最后,通过学生感悟体验阅读、优化评价体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内化外部动机。笔者希望通过的粗浅建议,能为改善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状况尽微薄之力,唤起学生阅读动机,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心灵日趋丰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