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未成年犯罪无论是从案件总数,还是判处监禁的比例都在逐年下降,然而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和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却变得更加多样复杂。本文通过对新收押的未成年罪犯年龄、罪刑、教育背景、文化程度等各项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分类、科学分析,以期最直观、最深刻地了解未成年罪犯的现状。同时结合未成年罪犯在监禁过程中各项表现和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为指导思想的监禁处遇制度,基本上能够适应未成年罪犯的特征和矫治要求,然而在惩罚改造与教育矫治的平衡上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们既要通过监狱的强制措施,对未成年罪犯进行惩罚,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法律的公正,维护司法的威严;又要防止过度地限制未成年罪犯的权利,避免简单粗暴地对其管理,使其刑满释放后,回归社会面临更少的阻碍。不仅如此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间的矫治手段,对整个社会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有感于此,本文先对未成年犯罪的现状进行较为详细的统计、分类,全面的分析未成年罪犯的主要特点,探究其犯罪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现行未成年罪犯监禁处遇的主要方式和针对其犯罪成因来采用的教育改造模式,从而评估最后的处遇效果,进而寻找在监禁处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借鉴了监狱处遇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创新和经验,希望从青少年罪犯监禁处遇的角度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