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各向异性硬化张量模型预测钎焊材料粘塑性力学行为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hua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无屈服面统一本构理论利用“背应力”描述材料的各向异性硬化。然而在无屈服面理论中,“背应力”并不能全面地反映金属材料各向异性硬化的微观机制。   本文通过分析金属材料粘塑性变形与硬化的微观机理,首次提出利用各向异性硬化张量描述金属材料由于位错亚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各向异性硬化状态,据此建立起各向异性硬化张量模型的基本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提出幂函数形式的无屈服面本构模型。   在各向异性硬化张量模型框架下建立的无屈服面本构模型物理意义明确,本构形式简单易用。本文先通过SnPb的单向拉伸实验,对新模型加以验证,然后通过对不锈钢304单轴滞回曲线的模拟,将新模型与传统的背应力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金属材料的率敏感性、温度敏感性和Bauschinger效应,有效避免了传统无屈服理论中滞回曲线“过方”的现象。   本文利用新模型预测了SnAgCu合金在不同应变率和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并与实验数据作比较。最后通过算例,对SnAgCu合金在变温条件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预测和讨论。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针对舰艇隐身中的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一,对舰艇外形的隐身优化设计,降低雷达散射值;二,通过对舰船齿轮箱基座的优化设计,以降低振动。雷达散射截面值的减少对于海军舰艇的
随着“十二五”期间,中国特色城镇化、工业化地深入推进,城镇人口急剧增加、面积迅速扩大,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和城镇土地使用规划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居民生活、工作使
现有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由于方法上的原因,其给出的接地线路选择结果,一般都不能被运行技术人员确信采纳,而要经现场接地点查询落实后才能确信。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可对接地故障时的所有线路接地波形进行在线管理和分析,直观判断和分析出故障线路,以确保接地选线的正确性。目前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一般采用“单片机+DSP”或“工控机+DSP”的双CPU方案实现。单片机管理系统因为自身软硬件条件不够而不易达到以上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材料锚杆技术,即“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制作的锚杆代替传统的钢锚杆”,为了更好的解决岩土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
随着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化铁道用单相工频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由于其自身特点对公用电力系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同时也对公共连接点其
由于六边形蜂窝结构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且应用广泛,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实际应用中常常被设计成面外和面内两个方向承受载荷,且多胞材料的性能与尺寸有很大相关性,尤其是
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是指实时模拟电力系统的各类过程,并能接入实际物理装置进行试验的电力系统仿真方式。现在,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已经发展到全数字实时仿真阶段,而继电保护试验装置也朝着实时闭环的方向发展。DDRTS具有优越的技术性能指标和更高的性价比,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局面,为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能力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研究和试验手段。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