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发展到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已迫在眉睫。缩小工农差别、城乡统筹发展;减少农民负担、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江苏作为历来赋重之地,农民负担一直高于全国平均。建国后江苏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虽有迂回,但农民负担总体有所减缓,且各发展时期不尽相同。对建国后江苏农民负担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建国后各时期江苏农民负担的结构状况及其变迁原因,为更好解决本地区“三农”问题提供参考;另一方面由于江苏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走在全国的前列,对其农民负担变迁的研究也有利于促进江苏以工哺农时代的到来,为在全国全面取消农民负担建立示范表率。 本文以时间为序,从全省解放至人民公社前、人民公社时期和人民公社至今三个大的历史时期来考察建国后江苏农民负担。对各历史时期叉根据农民负担不同特点结合时代特征分为若干阶段加以论述。在对各个阶段时代背景、特别是农村经济分配形式进行阐述的前提下,文章以丰富详实的数据揭示了建国后不同时期江苏农民的负担水平,并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对不同阶段江苏农民负担特点加以分析。在对江苏农民负担的类别研究上,本文重点对以农民为特定征收主体的各项涉农税收进行了考察,而对不同时期农民的其他各类负担,如人民公社时期的工分贬值、无偿劳务,改革开放后的“三提五统”、“三乱”收费等,皆以所收集个案加以充实,以辅助说明。另外,在对江苏农民的隐性负担即工农产品“剪刀差”的论述上,本文采纳了一个较为谨慎稳妥的观点,通过江苏与全国的相互对比分析,对全省“剪刀差”做了一个粗略大概的估算。 在对各项统计数据进行仔细甄别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建国后江苏省各个不同时期之间,及各个时期江苏省与全国之间的农民负担进行科学的对比和分析,认为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江苏农民负担都延袭了历史、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在改革开放后农民负担有所缓解的情况下,江苏农民绝对农业负担水平仍重于全国,这就严重阻碍了江苏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江苏率先取消农民负担、实行以工哺农,以繁荣江苏农村经济,构建社会和谐。 本文力图填补农民负担地区性学术探讨的空缺,着力于建国后江苏地区农民负担的系统性研究,对建国后江苏农民负担概况作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以促进江苏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另外,文章还对农民负担概念和类别进行重新认识,认为农民负担是以农民作为特定征收主体的、主要以种植业作为征收对象、而具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负担形式。作为一个区域性农民负担研究的尝试和对农民负担概念的辩析,对以后的农民负担研究,本文或有可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