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岭气田深层气井具有较高的温度、压力及CO2含量,目前主要采用碳钢+缓蚀剂工艺技术进行防腐,需要加注高效的地面或井下缓蚀剂。由于缓蚀剂并不都是广泛适用的,因此,本文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对抗CO2缓蚀剂进行室内优选与性能评价,进而通过对现场加药井缓蚀剂残余浓度检测,跟踪现场加药情况,保证缓蚀剂浓度在有效范围内,保护气井油套管,延长免修期。本文室内模拟地层工况筛选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咪唑啉缓蚀剂,其在130℃和90℃、3MPa、5MPa、7MPa,地层返出液和模拟水实验条件下,腐蚀速率低、且试片表面未见明显点蚀迹象。通过室内实验对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缓蚀剂浓度分析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显色剂的加入能增强缓蚀剂的吸收强度。甲酚红、溴甲酚紫与刚果红的加入可以明显增大缓蚀剂在水中的吸光值,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检测咪唑啉浓度的检出限,且不会降低检测灵敏度。本文还研究了油田采出水中常见干扰因素对缓蚀剂紫外吸收曲线的影响,发现残油和Fe3+可干扰咪唑啉缓蚀剂的紫外吸收峰,但通过降低溶液pH值,可抑制Fe3+的干扰行为,而采用背景扣除法则可以降低现场水中残油对吸光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