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协同优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和居民的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快捷、准时、高效和节能等特点,近些年成为许多城市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方式。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线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营里程持续增加,在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量消耗成本,给地铁运营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挑战。所以,在满足乘客出行服务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降低列车的运行能耗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再生制动能实时利用和储能装置延迟使用两种情景,分别建立了基于分层协同优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与速度曲线一体化优化模型,以最小化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列车的净能耗作为目标函数,有效提高乘客服务质量并同时降低轨道交通系统能耗。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给出了乘客等待时间和列车净能耗的计算公式。首先,详细分析了车站乘客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具体过程,给出了乘客等待时间的计算公式,包含下车时间内车站乘客的等待时间、上车时间内车站乘客的等待时间、因列车容量限制而滞留的乘客等待时间和发车间隔内新到达车站的乘客等待时间。进一步,对前后相邻列车实时利用的有效再生制动能量进行分析,同时考虑了车上乘客质量对列车能量消耗的影响,建立了列车净能耗的计算公式。
  (2)建立了基于再生制动能实时利用的城市轨道列车时刻表与速度曲线一体化分层优化模型。上层为时刻表优化模型,决策变量为列车的站间运行时分、停站时分和发车间隔;下层为列车净能耗与速度曲线优化模型,决策变量为列车的站间牵引时间、制动时间以及牵引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对上下层优化模型分别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层优化求解步骤。通过对北京地铁亦庄线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列车时刻表可以降低29.8%的乘客等待时间,节省7.1%的列车能耗,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3)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储能装置利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与速度曲线一体化分层优化模型。分析了储能装置利用下列车净能耗的计算思路,给出了列车净能耗的计算过程,进而使用遗传算法对上下层优化模型求解。最后,通过算例仿真,优化后的列车时刻表的乘客的等待时间降低了25.8%,列车运行中的实际能耗降低了24.2%。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表明在满足乘客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安装储能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量消耗。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动脉。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其高效、准确地将货物运输进入市场,满足企业控制成本的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设施布置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选择新疆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规划其配送中心设施布置并提出改善建议,为物流配送中心布局规划提供可操行强的方法。
  本文以新疆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实际运营情况为基础,对新疆邮政速递物流配送中心的订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梳理仓储作业流程,发现该配送中心存在作业单位划分不合理导致拣货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逐渐好转,建筑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而在建筑工程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各种创新性的测量技术也不断涌现,为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工程测量技术在当下建筑工程的实际测量过程中,为工程高质量的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并且相关技术的投入使用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对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做出相
期刊
【摘要】伴随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大型建筑工程已经无法满足使用需要,面临着改造扩建,大型建筑改造和扩建工程属于大规模建设工程,具有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突出特点,因此,在大型建筑工程改造和扩建过程中,需要整合此类工程采用的关键技术,将这些技术有效的应用其中,从而保证大型建筑工程改造和扩建的质量。本文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为例,对该工程项目改造及扩建的关键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型建筑工
期刊
近年来高原公路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高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已是国内重点研究的领域。驾驶员行车过程中不仅仅受到高海拔地区低氧环境对驾驶员生理机能产生的影响,还因为恶劣天气状况让驾驶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高原公路独特的地理位置让驾驶员行车过程中因含氧量的减少增加其工作负荷,含氧量的降低使得大脑供氧不足,驾驶员的心率加快;造成驾驶员操作变形、判断和决策失误,引发高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其次,高海拔地区变化莫测的天气状况对驾驶员行车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剧了驾驶员的心理负担及内心恐慌;浓雾天气进一步影
为基于驾驶负荷综合评价高原公路线形的安全性,本文以高原地区二级公路某段作为试验路段,在自由流状态下实时采集了35位驾驶员在该路段行车时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生物信号数据和道路环境参数,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生物信号数据包括心电信号、脑电信号等数据,道路环境参数包括行车速度、驾驶轨迹路线、道路环境录像,为本文研究内容奠定了基础。
  首先,本文采用心跳间隔标准差SDNN作为驾驶员精神负荷的评价指标,表征驾驶员的紧张状态;选取K=(α+θ)/β作为脑力负荷的评价指标,表征驾驶员的疲劳状态。研究了驾驶员精神负荷与高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新疆作为对外贸易关键节点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改善新疆国际物流通道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其贸易进出口效率,既可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又可以促进两国友好发展。本文首先对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进行了向西介绍进而引出文章的主体,对物流经济带理论、国际物流理论、约束理论等于国际物流通道或新疆对外进出口贸易路量有关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从新疆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额、贸易的结构类型、对外贸易的发展格局等方面对新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概
随着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和渗透,自动驾驶车辆将在未来的智慧交通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自动驾驶车辆现阶段的技术瓶颈和单车智能存在的固有问题,其在道路交通网络中的运行安全性正引起广泛忧虑。为保障具有自动驾驶车辆的道路交通环境的安全性,并实现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整体化精准化组织调度,本文在充分借鉴铁路列车运行控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轨道理论,为道路交通场景下规模化自动驾驶车辆的管控创造条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自动驾驶的发展现状,并对与自动驾驶管控相关的国内
【摘要】随着建筑功能的逐渐增多以及人们对建筑舒适性的要求逐渐提高,建筑工程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本文从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量着手,在动力设施能耗、照明设施以及智能建筑运营平台搭建三部分探寻减少碳排放量的途径,以更好地解决碳排放问题,早日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关键词】碳中和;碳排放;绿色建筑;建筑运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随着国家建筑施
期刊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管理迈向数字化管理时代,对建设优质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优势,进一步研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希望给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提供优化思路。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优势;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在现代建筑
期刊
【摘要】为解决建筑工程建设中钢结构施工问题,本文结合某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从施工准备环节入手,对其钢结构吊装及焊接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吊装;钢结构焊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为满足空间使用要求而不得不采用一些复杂或特殊的结构体系,这使得传统的钢筋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