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常生活的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使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530505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城市化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出现了兴建大学城的热潮,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具有不同于既往高校的空间特点。广州大学城作为广州市典型的新城建设和城市教育空间拓展现象而出现,存在一系列与学生实际日常使用相不符合的现象,因此对于大学城背景下的高校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是必要的。本文选取广州大学城中优秀的校园设计作品之一——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从精细化的日常生活角度对其建成后的室外公共空间使用状况进行研究,一方面,希望为该校公共空间环境提供扎实可靠的实证资料,发现其中被忽视的使用需求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另一方面,也将为其他类似具有大学城背景的校园公共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回顾近来转向日常生活的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此为思想指导基础构建全文基于日常生活对高校公共空间的研究体系。该体系具体通过以华工南校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五大类型室外公共空间为载体,结合PSPL调研法,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方式从两个维度展开,分别为:从公共空间维度对高校公共空间的物质形态特征、空间品质状况进行分析,提供该校公共空间的客观物质概况与使用者感知情况;从日常生活维度对该校学生在公共空间中的日常生活行为内容与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观察、记录与分析,并结合具体角色的微观体验获得直接的校园使用感知。通过两个维度各自的规律总结及两者相互渗透、关联性分析,进而发现日常生活的内容与状态和公共空间本身的物质形态特征、空间品质感知互为影响、联系紧密,最后,结合前文具体分析与规律总结,在宏观理性规划、中观功能配套、微观局部细节上深入发现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存在的空间问题,并在日常生活城市设计思想指导下,对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提出精细化、人性化的优化设计要点,并对每一大类公共空间提出了具体的微改造优化建议,以便公共空间更好地符合空间使用者的真实需求。
其他文献
目前我省农村医用设备的准确可靠性差,管理混乱,令人堪忧,对此提出三点建议.
本文就医疗计量工作和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加强医疗计量管理提出了个人看法.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理论等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以
井漏,作为钻井施工过程中损失最大和最易发生的复杂类型,一直阻碍钻井工程的正向发展,成为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井漏、堵漏相关知识的分析,利用“应力笼”
背景: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解热镇痛药物之一,也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甚至肝衰竭最常见的药物。研究表明APAP过量会造成肝脏谷胱甘肽(GSH)耗竭并伴随
近年来,辽宁省朝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改革精神为统领,与时俱进、求实创新,不断加强县乡人大建设和工作,取得较好的工作成绩。$$ 围绕中心促发展 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近年来,朝
报纸
全球化石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与煤相比,生物质因其物理特性更适合进行气化处理,以得到高热值的可燃性气体。生物质中富含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AAEM(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s)可诱导催化活性,促进气化过程煤燃料中碳的转化。现阶段化石燃料仍将是能源和排放之主要来源,将生物质燃料与煤混合进行联合气化,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目的通过前期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成都市社区老年人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健康教育现状与需求。随后,结合目标人群特点及社区实际情况,基于赋权增能理论指导,构建一个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