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和皮层脑电图(ECoG)在癫痫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癫痫患者临床发作类型、术前MRI与VEEG检查、术中ECoG及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结果。诊断标准:①癫痫分类标准参照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FSECN)重新修订的癫痫发作分型以及1989年关于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分类;②头皮脑电诊断分级标准参考刘晓燕于《临床脑电图学》中提出的诊断分级方案;③ECoG分级标准目前国内国际尚无统一的ECoG的分级标准,本文参照周艳红等以癫痫棘波为标准的分级方式,分为4级:Ⅰ级(重度异常):至少有一点为连续的癫痫棘波;Ⅱ级(中度异常):癫痫棘波为阵发性;Ⅲ级(轻度异常):有偶发的癫痫棘波;Ⅳ级(正常):所有区域无癫痫棘波。结果:1.分类结果:在连续或超过24hVEEG监测中,89例有临床发作,其中9例简单部分性发作,57例复杂部分性发作(包括20例继发性全身发作),15例全身强直发作,2例失神发作,6例混合性发作。综合征分类:颞叶癫痫54例,额叶癫痫35例,枕叶癫痫2例,顶叶癫痫3例,多灶起源的5例,起源不明的1例。100例术前VEEG中有三例未见棘波、尖波,其余各例均可见痫样波活动,多数集中于颞叶、额叶。术中ECoG监测皮质均有棘波发放(100%),有20例进行了深部电极监测,其中海马区有痫波放电18例。2.临床表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本组颞叶癫痫的特点:单纯部分发作的典型特点是具有自主神经和(或)精神的症状以及某些特殊感觉现象。最常见的是上腹部一股气往上冲冲的感觉。复杂部分发作往往以停止运动开始,随后出现口咽-消化道自动症的典型症状,也经常随之发生其它自动症。时程往往大于1分钟。经常出现发作后意识混乱,发作后遗忘症,恢复是逐渐的。额叶癫痫的特点:发作频繁而短暂,以睡眠中发作为主,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过度运动、扭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发声、假性失神等。3.脑电分析结果:从发作间期到发作期,每种发作类型脑电变化都各有自己的规律。将痫样放电从空间、时间方面对不同类型癫痫做比较,结果如下:左右半球痫样放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作间期与发作期EEG两者对额叶、颞叶癫痫定位无显著性差异。癫痫发作组中仅睡眠中发作者仅在睡眠中放电的比例高于清醒中发作组患者(P<0.05)。额叶癫痫患者于睡眠中发作者以及VEEG上单纯夜间放电者均明显多于颞叶癫痫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将病灶切除前和切除及热灼后的ECoG比较发现,改变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结论:VEEG和EcoG在癫痫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定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