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材料本构关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2886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磁材料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智能材料。本文系统的研究了铁磁材料的力磁耦合行为,分别提出了细观和宏观本构模型。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从细观力学的基本问题入手,分别用Green函数方法和等效夹杂方法推导了铁磁夹杂的基本解,并证明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基于能量等效框架,得到一般压磁材料有效磁弹模量通解。通过双夹杂方法将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中的力磁场解耦,成功预测了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和等效饱和磁致伸缩,与现有其他模型比较最接近实验值。 2.自行设计和搭建了力磁耦合测量设备,并编写软件实现测量过程自动化。分别对金属软磁材料—Ni6和电解镍,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以及铁磁相变材料—NiMnGa单晶,进行了全面的力磁耦合实验,得到不同应力状态下磁滞回线,磁致伸缩曲线,不同磁场强度下应力应变曲线等特征曲线。利用磁畴理论,解释了实验现象。 3.基于磁畴理论,根据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的实验现象和磁畴旋转模型,发展了磁畴翻转模型。以Gibbs自由能作为磁畴翻转的判据。通过引入取向分布函数,可得到系统的宏观本构关系。 4.宏观上,铁磁材料的响应与加载历史相关,存在能量耗散,与经典塑性理论类比,基于热力学框架,发展了两类唯象本构模型:(1)类比于J2流动理论,将剩余应变和剩余磁化强度作为内变量,引入力磁耦合屈服面,推导出基于流动理论的唯象本构;(2)根据Karafillis-Boyce的多晶各向异性塑性理论,提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非二次方的力磁耦合屈服面,使之适合于各向异性材料。其中,各向异性包括磁各向异性和弹塑性各向异性。利用特殊的线性变换,将各向异性等价为各向同性处理,从而使该模型可以统一处理各向同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通过实验测量出Terfenol-D的力磁耦合屈服面,由Helmholtz自由能函数给出演化方程,从而构成完整的三维本构模型。理论计算结果很好的符合实验数据。
其他文献
采用微波技术替代传统热源,以D,L-丙交酯为原料,加入纳米有机蒙脱土(OMMT)及增塑剂聚乙二醇(PEG)进行原位插层聚合制备聚乳酸(PLA)/OMMT/PEG纳米复合材料。在微波功率90W下作用10min,w(O
论述了UG(Unigraphics)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分析了在UG上开发船舶专用平台的可行性,提出了船体实体造型、三维结构设计和动荷载应力及强度分析、数值水池的图象处理及水动力性能模拟、船体外板
本文尝试采用电影“作者论”的批评方法对贾樟柯的电影进行剖析,力图界定这位导演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追求,尤其是其电影的独立制作特征,为疲软的中国电影探讨另一种可能的出路。
国际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对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标准”正成为目前教育与非教育人士探讨的主要话题之一。作为我国
本文使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60Si2Mn钢和T10钢高温(970℃)奥氏体化后等温淬火的贝氏体组织转变和贝氏体组织形态,重点对比了60Si2Mn钢常温(870℃)奥氏体
空气舵系统传递特性主要受系统间隙、刚度和阻尼影响,而间隙是3个因素中最难以控制的一项。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间隙对整个传动系统最终结果的影响,未对系统各传动环节传动
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从孔门弟子颜渊到南朝颜之推,颜氏曾经出现过许多重要人物,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唐代颜氏家族不断发展壮大,到唐朝中期达到极盛,成为唐代最为著名的世
由于电线电缆在能量传输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重要性,特别是现代社会的环保和健康需求,研究和开发新型低烟、低毒的防火(包括阻燃和耐火)电缆材料成为电缆新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
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与东南亚的泰老族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东亚人群的遗传结构研究中地位非常特殊。然而,由于壮民族本身缺乏自己的文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壮民族内部
本文是交通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技术研究”项目中子课题“季节地区道路冻胀与翻浆成因与机理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本文以吉林-松原、吉林-四平、吉林北线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