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由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各种思想和观点在这里交流、碰撞,网络已经成为民意表达、情绪宣泄的自由市场。网络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同时也为公众监督政府行政行为,及时与政府展开平等对话创造了一个互动的舆论环境。但科技的发展本来就是一柄双刃剑,网络在给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网络上到处都充斥着虚假、反动、暴力的社会思潮和不良因素,随着民主程度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日益高涨,某个政府或政府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在人民的监督之下,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舆论审判。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公众的舆论极有可能朝着情绪化、非理性方向发展。事实表明,公众面对海量的信息无所适从的时候,一些网络精英和意见领袖的看法、观点很容易左右公众的思想态度。如果这些意见领袖所代表的观点是负面、偏激的观点,那么网络上的公共舆论就可能在这些“主流意见”的影响之下形成一边倒的负面舆论。受网络传播“虚拟串联”和“群体集化”的影响,这些极端的负面舆论极可能产生强大的雪崩效应,如果引导不善,瞬间之内就可能引发政府的网络舆论危机。如果政府不能正面引导舆论,及时化解舆论危机,轻则有损政府形象,重则会对政府的执政地位和合法性造成严重的挑战。相反,正确地控制和引导网络舆论,对化解政府舆论危机,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信息时代,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化解舆论危机,已经成为政府加强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个关键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社会课题。本论文分六个部分详尽探讨了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形成及治理体系:第一章为导论,分为三个部分:一、问题的缘起;二、国内外研究述评;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首先由危机和舆论的的定义推演出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定义;然后通过比较分析政府舆论危机和突发性危机事件得出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本质及特征;接着提出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五个发展周期,最后进一步深入分析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双重影响。第三章首先从网络文化的角度探析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外因,接着从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的角度探析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动因,最后从政府公信力降低的角度探析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内因。第四章首先提出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四个治理原则,最后提出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六个治理机制。第五章以“华南虎照”事件做为实例,基于对“华南虎照”事件演变成舆论危机的分析,得出四点反思。第六章为结论部分,简明概括了本论文所要表明的观点,并对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治理提出了前景和展望。理论上,本论文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以网络空间为背景,采用文献归纳、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对政府的舆论危机进行系统研究。结合政治学、社会传播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来科学界定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内涵并明确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政府舆论危机治理体系;实践上,通过分析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的本质、成因、影响及治理原则和机制,有助于指导相关部门在危机时刻及时引导公众舆论,科学化解舆论危机。切实增强政府的危机处理水平和决策能力,进而提高政府公信力,重塑政府的权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