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上信息传播过程的相关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线社交网络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与社交方式。以美国的Facebook、Twitter、Youtube,以及国内的新浪微博、QQ、微信等为代表的大量在线社交网络发展势头迅猛,已经累计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影响力巨大。社交网络以其实时性、功能性、社交性等诸多优势成为web2.0体系结构下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对现在社会中各种新闻事件、不实谣言、群众舆论等信息的传播有重要影响,利用好社交网络这种新兴工具可以为人类创造极大的价值,但同时社交网络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也可能被不当利用而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以社交网络为研究对象的信息传播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近年来社会计算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社交网络方面的研究焦点之一是以经典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来挖掘特定网络上的信息传播规律。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意义,陈列出研究所涉及的复杂网络与信息传播的基础知识;然后针对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在传统的SIR模型基础上,通过加入新的一类假免疫节点建立了SDIR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邻居节点间的相互影响,定义了三个传播概率函数,对SDIR模型做了改进。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信息传播的过程,实验证明了信息不能覆盖全网络,且Twitter比新浪微博有更好的信息传播效率的推测,并发现初始传播概率会对信息传播有重要影响。在上述仿真模拟SDIR模型的过程中,必须提前以经验值设定基本的传播概率,才可以运用各种传播模型模拟信息的传播过程。然而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人为设定的传播概率对精确描述传播过程有很大影响,故首先以知识图谱补全问题中路径排序算法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通过随机游走来计算节点影响力的算法;然后在节点影响力的基础上通过归一化得到初始的信息传播概率。实验对比了固定传播概率与考虑了信息源节点影响力的传播概率对传播结果造成的差异,通过证明影响力算法的有效性,验证出计算后的传播概率更加符合真实情况,并将通过计算得到的传播概率与SDIR模型结合,进一步完善了本文提出的信息传播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Web资源成指数级增长使得对Web资源的管理显得更加困难。如今,大量隐藏着木马、病毒和非法广告等程序的恶意网页在Web网络中泛滥。这些网页采取作弊
随着多核并行计算技术的普及,如何开发适应多核体系架构的软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要想真正发挥出多核处理器的最佳效力,软件的开发一定要跟上多核硬件的开发速度,
异构数据集成在现代工业信息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集成各个异构数据已经成为系统集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由于企业系统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格式,
随着信息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直接从试验中得到的数据正以指数级规模增长,并且掺杂着许多不确定信息和冗余信息,因此直接对数据进行处理已变得越来越艰难。研究生物数据特
研究时间序列异常模式挖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时间序列连续、非线性、高维的复杂结构,探索了时间序列异常模式挖掘的新途径。研究了基于分类的时间序列异常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软件越来越多,其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占用的系统空间也越来越庞大。如今人们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日常的沟通和交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很多用户可
网络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流环境,通过这些社交平台人们可以对社会舆论热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情感分析是一种从观点和看法中分析人们所表达情感的技术,已成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模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从而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
Internet的开放性要求Web服务能够以丰富、灵活的交互方式向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可定制的服务。如何通过协商机制来满足服务请求者和提供者双方的需求,一直是服务计算研究
现实中,出于统计和研究等目的,一些机构和组织往往需要发布一些包含敏感信息的个人数据,如医疗信息、人口普查信息等。怎样在发布个人数据的同时又能防止个人敏感信息泄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