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单位研究这一极富理论潜力和实践潜力的领域吸引了众多的学者,然而,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对制度变革与单位体制变化过程和关系的细致分析,并且判断和分析更多是以某种“理想型”为对象,而不是对实际变革过程的分析。正是对目前单位研究缺乏细致的过程性分析缺陷的觉察,笔者试图通过对一个国有企业家属委员会五十年变迁历程的细致考察,展现出社会转型中总体性组织:工厂,如何通过附属于其生产体系的家委会组织、将部分社会职能逐渐剥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所体现的,正是我国社会结构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型。
家委会与家属、工厂、街道办事处三重关系的变化过程,体现着原有的以生产为导向的总体性社会走向了功能的分化。单位体制的解体,正在催生一个的新的社会实体,混合型的、多元的社会支持体系向功能分化、职能清晰的体系转变,一度被国家吞没的社会逐渐发育、市场的力量开始张显。社会的发育有其特殊的困难与过程。但是,社会生活独立性的要求,使以政为本的国家逻辑向以民为本的社会逻辑的转化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本研究将社会在中国生成的必要性落实在了家委会上,通过对单位体制当中特定附属组织运作的分析,细化了单位制解体对社会的催生过程。总体性社会功能日渐分化,功能的替代正是新的社会实体生成的必要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