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进入转型期,社区规划与建设的重点,已经由过去的“增量开发”向“存量调整”转变,社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逐步成为社区规划的主流。上海市JY街区是一个百年历史街区,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原有的历史文化和风貌,都被今天破败的建筑、混乱的街景、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所掩盖。街区居住空间品质低下、商业功能单一和街区历史价值的流失,更是加剧了街区的衰败。面对如此落后的物质环境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微更新改造为街区活力的恢复提供了新的契机。微更新作为一项社区集体行动,居民的广泛参与是其核心内容,而如何动员居民广泛的参与到其中,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调研发现,由于该街区的微更新项目是由街道发起并推动实施的,因此其社区动员以行政动员为主,并存在社区动员主体单一、动员客体覆盖面不足、动员流于形式以及动员方式传统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政府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居委会作为社区动员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承担了较多的行政事务,致使社区动员往往带有命令的色彩。此外,社区动员的各项资源保障不足,也使得社区动员的效果差强人意。微更新追求的不仅仅是空间的改造,而是寄希望于对社区资源的整合与挖掘,动员居民更加积极的关注社区、参与社区。因此,本研究从资源动员的视角出发,对街区内的S和J社区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维度划分,探求利用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微更新的有效策略。研究发现,借助社区的物质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道义资源等进行动员策略的实施,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得以巩固、社区规范得以形成和发展、社区信任得以加强,可以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以上研究,笔者对社会工作参与社区资源动员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并认为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区资源动员的相关实践时,应该以优势视角看待社区,重视社区资产的建设和居民潜能的挖掘;以专业角色链接资源,摆脱对政府的资源依赖,以“显隐结合”的创新理念引领社区的资源开发;还应该以自助的理念动员居民,通过建构社区公共话语和搭建居民参与的组织平台,来提升居民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