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迅速,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同构建的“三险一助”体系,在制度层面实现了“全面医保”,为人民群众健康的维持和增加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因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对城乡一体化产生的负面效应持续发酵,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今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与归纳总结法,对国内外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理论观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首先对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做出了界定,运用多项相关理论分析说明了一体化的必要性。其次简要叙述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三项制度的发展历史,对山西省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由于在筹资、补偿和管理机制上的差异,导致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分割严重,出现了制度公平性差、待遇水平不一致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这种城乡分离的医疗保险制度不仅无法正常发挥其互助共济功能,还成为城镇化深入发展的桎梏,尽快改变当前局面迫在眉睫。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接下来,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分别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国内一些试点城市在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方面采用的制度与方法,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启示。最后,再以上述分析为基础,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归纳出本省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原则,提出两步走的战略设想。由制度整合入手,建立多档次的缴费模式,转变支付模式与标准,理顺管理体制,扩大服务范围,使三项制度逐步实现无缝有效衔接,同时从制度自身的完善和外部环境的优化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改进,为我省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一体化顺利实施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