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在我国经济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步扩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虽说收入差距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劳动积极性和经济效率,但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却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后果,比如贫困、社会动荡等,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首先对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剖析,从理论层面诠释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依据和作用机理,然后通过比较多个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确定应用泰尔指数作为分析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别建立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与城乡泰尔指数、区域泰尔指数、产业泰尔指数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从税收视角对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实证分析,考察税收调节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  研究发现:在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程中,流转税起到辅助作用;应起到主要作用的所得税由于税制不完善,其调节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财产税由于规模较小,其调节作用虽已得到体现,但尚不明显。因此文章最后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税制的发展,从优化税制模式、完善所得税制度、财产税制度、流转税制度以及完善税收征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在砂质潮土上10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及N、P、K等养分在土体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N肥小麦减产21.1%~34.3%,玉米则增产155.9%~2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