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表象指运动员在头脑中运用所有感官(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再现或重构一个经历。运动表象是运动员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技能,运动表象不仅能够促进运动技能和策略的学习,还可以增强自信心,调节激活水平,应对紧张焦虑,促进运动损伤康复。然而表象训练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缺乏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往的研究没有重视对表象训练方法的研究。本研究将眼动仪的使用引人到运动表象的研究中,旨在发展运动表象训练新方法。实验采用Laeng等人的“感知-表象”两阶段研究范式,考察在注视、追踪、闭眼三个不同视觉参与程度条件下,被试对不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表象的准确性,初步验证有视觉参与的表象过程能否提高对运动物体速度表象的准确性,眼动仪能否监控表象过程。被试为40名首都体育学院的研究生,实验以小球运动视频为刺激材料,使用眼动仪监控被试的表象过程。综合实验研究结果以及有关讨论,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速度是影响运动物体表象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个体对慢速运动的物体表象准确性最高,中速次之,快速最差。2.追踪与闭眼条件下,被试对运动物体的表象准确性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表现出知觉过程与表象过程的“功能等价”效应。3.在追踪和注视条件下,被试对运动物体的表象准确性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个体对移动物体的表象过程与静态物体的表象过程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机制。4.闭眼条件下,男性对慢速运动物体的表象准确性高于女性,其它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