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近年来NICU的建立以及医护质量的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儿以及早产儿的死亡率已稳步下降,但是存活者损伤的比例也在增加。由于这些高危儿自身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成熟,特别是新生儿止血、凝血功能是在一个较低水平上维持平衡,再加上新生儿易感染以及动、静脉插管等创伤性临床诊疗措施的应用,破坏了新生儿止血和凝血机制,所以,新生儿出血率较年长儿多见,其中低出生体重儿出血率又明显比正常体重儿高,故对其凝血特点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缺氧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病理状态,也是新生儿致残致死的常见原因。缺氧时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大量氧自由基以及炎症介质释放,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血小板活化因子生成增加等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可启动凝血途径,破坏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的生理平衡,引起临床出血。此次试验,我们通过对正常足月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无窒息早产儿、窒息足月儿、窒息早产儿等凝血特点的研究,以期对低出生体重儿凝血特点以及缺氧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有个全面的了解。此外,对于维生素K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出血的临床意义也进行了探讨。 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生24小时内的符合试验要求的新生儿43例,包括无窒息早产儿10例、窒息早产儿23例及窒息足月儿10例。对照组30例正常足月儿为我院产房出生的正常新生儿。患儿入院后,股静脉采血1.8ml,加入含有0.2ml抗凝剂的专用硅化真空管中,充分摇匀,避免振荡,立刻送我院止血与血栓室。以2500rpm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采用美国Instru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