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视皮层发育中细胞外基质的表达及在视皮层可塑性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h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目前研究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可以产生硫酸软骨素(Chondrointin sulfate proteoglycans, CSPGs),而CSPGs参与了神经元周围网络(perineuronal net, PNNs)的形成,并参与了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的过程。所以本实验拟研究正常视皮层发育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分布,进一步了解星形胶质细胞在视皮层可塑性中的可能作用。2.在视皮层可塑性的研究中,对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c,ECM)中的CSPGs关注较多,而对其中的另一主要成分透明质酸(Hyaluronan,HA)的研究却较少,因此本实验拟观察正常大鼠和双眼形觉剥夺大鼠视皮层发育过程中透明质酸的表达和分布特点,从而探讨透明质酸在视皮层可塑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1.应用星形胶质细胞成熟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ortein,GFAP)行免疫组化观察不同年龄段(1周、3周、5周、7周及3月龄)正常大鼠视皮层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分布情况。2.应用透明质酸分子探针(neurocan-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融合蛋白)对出生后1周、3周、5周、7周及3月龄正常大鼠和3周、5周、7周及3月双眼形觉剥夺大鼠视皮层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1.正常大鼠视皮层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出生后1周时在视皮层Ⅴ-Ⅵ少量表达,3周、5周时在视皮层各层都可见表达,7周时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密度增加明显,3月达高峰。2.在同一年龄段大鼠视皮层的不同层次,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分布不均匀,其中各年龄段均在Ⅴ-Ⅵ层细胞密度最高。3.正常大鼠视皮层发育(1周-3月)中观察到1周时视皮层Ⅴ-Ⅵ见少量neurocan-GFP融合蛋白阳性透明质酸表达,并在神经元周围形成可疑“鞘样结构”;3周时neurocan-GFP融合蛋白阳性透明质酸在神经元周围表达增多,并形成“鞘样结
其他文献
编辑推荐rn这是一部关于1978年以来的中国近四十年的现、当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问题史”研究.本书以设计启蒙入手,紧扣改革开放以来的“个人”“群体”以及“国家”三个方面的
期刊
第一部分适于磁共振检测播散性皮层抑制的猫脑解剖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猫脑的表面大体解剖及磁共振断面解剖图像,寻找适于播散性皮层抑制研究的猫脑表面脑回及磁共振功能成像平
摘 要: 我们平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这样的新颖事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关键词: 创设语境 分组讨论 合作学习  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语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有很多老师在语法这一部分花很多时间。但是英语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缺少英语真实语言环境的英语教学现状,构建了基于学案导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即PPS教学模式,并结合案例深入探讨了PPS教学模式的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旨在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案导学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适合的语言环境,我国英语教学大多以课堂授受为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结合具体教学情况,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