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调因其自身的难以界定、内部的分类繁复以及与其他韵律成分的互相牵绊而成为外国留学生最难掌握的语音特征,因此,对汉语语调韵律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外国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标准的汉语。本研究选取6名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和6名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语音学的分析方法,按严格的韵律要求分别设计了16组48个同文异焦陈述句和16组48个同文异焦疑问句,通过对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的语音音高和时长的对比,分析两组被试之间在汉语语调韵律表现上的差异,进而探索英语母语者语调韵律偏误规律。研究结果发现:1.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英语母语者对焦点音节的重读有一定的意识,有时会通过使用调整重音音节的音高等韵律手段以突显焦点,但是他们利用音高手段突显重音的能力比较弱,而比较擅长利用加大音节的时长来突显重音。2.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英语母语者的句子音高走势明显低于汉语母语者。具体表现是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的音高走势在前两个音节处几乎是重合的,但是之后其音高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差别,中外学生各个音节之间的音高差距逐渐加大。3.在疑问句中,英语母语的留学生不能利用焦点重音位置来体现疑问语气,他们习惯将疑问语气负载在句末音节上,即抬高句末音节的后半段的音高走势来突显疑问语气。4.从调型上来说,英语母语者对于陈述句中的阳平调和上声调最难掌握,对于疑问句中句末音节的去声调、倒数第二个音节是阳平调和上声调最难掌握,英语母语者不能把握声调和语调之间的关系,语流音变的能力比较弱,他们或者直接忽视句子语流的影响,把汉字单读时的声调直接搬入句子中,或者虽受语流的影响,但是音节的音高走势不准确,调型发生偏误。本文在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陈述句和疑问句句重音的汉语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以为汉语二语韵律教学提供教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