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籽油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d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的种植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茶叶的副产物加工业却十分落后,高新技术在茶叶籽加工中的应用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为了开发茶叶籽油这一新资源,本文对茶叶籽油的研究如下:(1)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茶叶籽油用微波萃取技术从茶籽中提取茶叶籽油。依据响应面法原理,使用SAS软件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微波辅助提取茶叶籽油的液料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组合。确定最优操作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为45min,微波功率为244W,温度为40℃,液料比为7。在该工艺条件下,经过5次平行实验,茶叶籽油得率为38.772%。(2)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茶叶籽油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油,结果显示超声时间对茶叶籽油的提取率影响最显著,温度次之,超声功率和液料比影响较小。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茶叶籽油的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为50min,温度为50℃,液料比为9,超声功率为480w。在此条件下茶叶籽油的提取率达到39.21%。(3)不同提取方法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的研究对所提取的茶叶籽油根据国家标准法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微波和超声波对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影响不明显,所提取的茶叶籽油均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可以进行食用。采用GC-MS法分析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利用微波和超声波法得到的茶叶籽油其脂肪酸组成相同,含量略有差异,采用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的茶叶籽油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63.32%和18.22%、59.77%和17.22%。(4)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对茶叶籽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本研究以茶叶为原料,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研究其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对-OH和DPPH-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茶多酚清除-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TBHQ强。同时研究了茶多酚对茶叶籽油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磷脂化合物降低茶叶籽油的POV值最显著,其次是茶多酚。
其他文献
玻璃是一种以二氧化硅为原料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我国春秋战国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玻璃制品产生。玻璃虽不是中国的特产,但是中国玻璃在世界玻璃史上
《隆中对》新考王廷武《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一段被后人称为《隆中对》的文字。时至今日,《隆中对》仍是中国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然而,很少有人问:《隆中对》所述是真
海尔创业以来能够保持高速稳定发展,成为在全球有影响的品牌,一个重要原因是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不断激发广大员工为创世界名牌而拼搏的活力。
<正>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是耳廓软骨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软骨因血供障碍而逐渐坏死,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耳廓畸形〔1-2〕。本研究对我科6年来收治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患者从
考察传统抗滴落剂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和氮磷复合型阻燃剂三聚氰胺磷酸盐(MP)对三聚氰胺氰尿酸(MCA)阻燃尼龙6抗熔滴燃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TFE与MCA之间有对抗效应,加入P
<正>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动力问题,首先要正确、全面、深刻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抓教师教材过关,以后发展
由于国外品牌主题公园的冲击,国内品牌的主题公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内游乐型主题公园不仅要吸引更多的初游游客,更要留住更多的重游客。以华强集团旗下汕头蓝水
人大监督权弱化是当前人大及其常委会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造成人大监督乏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人大自身主观方面的问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强
<正>世界格局问题在冷战时期便存在争议。自从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首先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能决定世界命运、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之后,那时的争议基本上围绕两极还是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