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级政务微博与微博问政研究——以宁波海曙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269a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和制度是制约公众话语权的两个主要场域”,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路径,而且独立的表达方式,也强化了普通公众的话语权:微博本来就可随时、随地、随人,如今更是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手机)结合,将互联网与无线终端嫁接,这就使得不少网民有了摆脱对传统网站、专业媒体提供信息的依赖,能够主动出击,发挥自身的影响力。  所以微博的出现,并不仅仅是意味着政府多了一条发布信息的渠道、与公民沟通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使得政治环境和舆论运作机制整个发生了改变。个体网民话语权进一步得到加强,问政信息通过实时化、碎片化、关系链式的传播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微博也因此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问政渠道。那么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政府官员及职能部门应当如何应对网络舆论的变革,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来掌握民意动向?这些问题充分考验着政府、官员的执政智慧,也体现出执政党对群众的态度。本选题特别选取浙江宁波的海曙区作为一个范本,对县区级政务微博与微博问政进行了思考。  全文绪论与结语之外,共分三章。绪论对国内外微博及政务微博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无论中外都认同一点:微博的信息流动便捷,高度个人化和流动性,都促成微博成为了具有多种重大用途的信息流通平台。这使得民众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而政治权威难以通过中心控制来裁剪这种声音,所以必须要耐心倾听民意,完成有效的沟通。而且从积极方面,中外都认识到了微博可以建立起一个有效平台,能够创造出一种社会在场感,与社会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第一章从史的角度出发,讨论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政务也逐步转型升级。第二章讨论微博问政带来的公共服务管理创新,利用微博作为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形式,能够拉平政府机构和民众之间的落差,变传统社会管理由政府机构自上向下单线条发布信息的结构,为多线条的双方互动,加强政府与社会的融合度。第三章则是具体以开展政务微博较早的宁波市海曙区为例,讨论他们是如何“织博为民”。
其他文献
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田园综合体项目受到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青睐,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突破农业项目天然的局限性、抓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已逐步成为我国建筑业工程承包模式的主流.与以往的施工总承包模式相比,工程总承包模式对总承包企业的各项综合能力提出了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