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长。长期护理服务问题不仅影响着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也影响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失能老人对现有长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长期护理服务内容的发展,因此如何发展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以连云港市农村失能老人对长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研究重点,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连云港市三个社区、四个乡镇的农村老人,利用ADL量表从中筛查出170名失能老人作为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将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和其他情况作为自变量,农村失能老人对长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因变量纳入,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其中满意度分析包括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和整体满意度的分析。对比了不同条件下失能老人接受的长期护理服务现状,深入探讨农村失能老人满意度和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来探究解决农村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问题的应对策略。结果显示,连云港市农村失能老人对长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受到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失能程度的影响显著。失能老人的年龄、健康状况、每月可支配收入对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年龄越大、健康状况越差、可支配收入越低,满意度越低。此外,日常照料满意度受到居住情况,护理人员的影响显著,独居相较于非独居者满意度低,由亲属护理可以提升满意度。医疗康复满意度主要受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率影响较大,健康状况差、慢性病数量多对医疗康复满意度低。精神慰藉满意度受文化程度影响最深,文化程度越高,满意度越低。而连云港市现有的针对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不足、服务内容不全面、针对失能老人的医疗设施不完善,并且缺乏相关的专业性人才队伍。极大程度的阻碍了连云港市农村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的发展。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从建立专项法律法规,加快建设针对失能老人的护理机构、拓宽长期护理服务内容、培养长期护理专业人才、整合长期护理服务资源和提升社会关注度六个层面完善连云港市农村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