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发展战略中强调了自主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位置,必须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发挥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性的领军企业。但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活动具有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特点,而且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又面临诸多风险,因此需要国家政策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进行引导,以帮助企业较好的规避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税收政策作为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税收政策助力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势在必行。首先本文运用了政府干预理论、税收激励等相关理论,从税收政策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收益预期、减轻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压力、调节企业自主创新的资本供给并改善人力资本供给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税收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然后本文梳理了当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并据此展开分析。本文实证分析是在采集了1995~2015年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税收收入、财政补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税收政策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企业的专利产出与税收政策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税收政策对我国企业专利产出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并且激励效果显著优于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本文还从实际调查的结果分析出税收政策实施效果因企业类型的不同具有差异性。通过实证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现状,总结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存在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窄、缺少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针对自主创新人力资本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位、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全过程激励不足、税收优惠方式单一和税收优惠政策法律级次低的问题。最后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五国有关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总结出其重视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激励、注重各种税收优惠方式综合运用、实施对中小型企业更具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和以税收抵免取代税前扣除五方面的经验以供借鉴。在根据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点关于完善我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第一,要实施具有“普惠性”的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第二,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第三,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人力资本的税收优惠;第四,大力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全过程的税收优惠力度;第五,改变单一的税收优惠方式,综合运用直接与间接的税收优惠方式;第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法律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