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思想为依据,提出了关于《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中地理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课题。围绕地理课程目标、地理课程内容和地理课程理念的角度展开,用地理科学观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阐述,分析了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的一些基本理论,探讨了地理方法和地理过程教学的基本视角,力图将地理科学方法和地理过程教学所涵盖的基本视角融合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性较强的、涵盖地理方法、地理观点培养的案例教学指南。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阅读法、理论分析法、实践研究、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理论基础、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比较、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案例应用。第一部分“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生活教育、养成教育和道德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原理和教育技术理论,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地理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论,地理科学论上剖析了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比较”,在前述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我国不同时期地理课程标准(大纲)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渗透;在三维目标关系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前提),“过程与方法”是关键目标(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目标(升华)。“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所有目标的“桥梁”。第三部分“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施”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地理传统教学与现行地理教学设计展开比较,提出了地理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学会方法”;课程评价应由重“结果”转变为“过程与结果”并重。在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落实中,重视学生参与过程、地理知识的应用过程、地理事物的发现过程,通过合作教学(民主分班、师生备课、集体讨论等)优化地理教学过程,落实地理教学目标。在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评价中提出要以多把尺子来衡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实现人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案例应用”从案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结果、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地理教学案例的适用性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