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均等化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制度基础。在中国当前义务教育体系中,从城乡两极看,薄弱落后的一极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城乡协调发展这一全局问题的矛盾点。以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是理性政府的必然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和农村基础教育需求全面快速释放的背景下,义务教育均等化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以福利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及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中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的根源及影响因素,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制度、制度环境、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比较分析了义务教育供给制度、水平和效率在城乡之间的差异,用历史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变迁和制度演进,结合因素法实证探析了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数量不足、效率低下的因素。本文按照以下逻辑线索展开:一、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问题及相关概念,说明研究思路、内容、目标和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二、分析义务教育体系的历史与现状,说明义务教育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城乡供给不平等。三、对义务教育非均等进行实证研究,以统计数据说明义务教育在城乡供给的不平等。四、分析义务教育非均等的根源在于初始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和改革开放后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制度创新的滞后性,影响因素在于制度环境和制度变迁诸因素。五、介绍国外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演进的一般规律性,为创新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提供“他山之石”。六、提出创新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制度解。本文主要阐明以下观点:一、人的基础教育需求是一致的,供给平等意义上的均等是可实现的;二、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不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必须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突破口;三、义务教育非均等的根源在于改革开放后农村义务教育体系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制度创新;四、政府投入应该有所侧重,重点保证农村义务教育这一关乎民生的公共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可靠的基础。
其他文献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新理念、新方式,近些年在我国诸多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得以实践,获得长足的发展,并日臻完善。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一项
蓝牙使用的是免费的ISM频段,容易受到同频段内其它设备的干扰,这些干扰可能来自其他微微网的蓝牙设备。文中分析了蓝牙设备在微微网干扰下的数据传输情况,具体分析了ACL数据
以海南岛7个气象站点观测的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年降水量等8项气候要素作为分析指标,分析1959—2
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一个作家会把自己凝固在某个受限定的历史情境之中,从而形成永远解不开的心结,于是可以用标识某个时代的概念来定义该作家。在这种意义上,杨显惠是一个典型的
飞机装配工装(以下简称工装)是一类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的机械产品,其生产模式为单件小批生产,计划与调度比较复杂。工装生产存在着生产周期长、计划不准确、订单交货拖期等突出问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住房问题是关系到个人生活水平、社会安定和谐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国家住房政策不合理,住房保障不到位,公民的基本权益即得不到保障,进而必将严重影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左右。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是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是森林资源监测的基础,提高数据采集软件效率与质量是森林资源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分析森林资源多专题数据采集特征与应用需求,以领域分析技术为基础
道路交通管理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世界上许多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都在致力于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研究,通过对道路交通依法管理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道路交通
20世纪80年代初的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育率的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的逐步提高,使我国加速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时候提前迎来了人口老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