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测试会对教学和课程产生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语言教学中的“反拨效应”。文献资料表明,测试的“反拨效应”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在阐释“反拨效应”与语言教学和教师的关系时,这种现象显得尤为复杂。一些研究表明,大规模考试对教师及其教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会存在负面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反拨效应”所作的实证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在我国中学外语教育、教学环境下,此类研究更为缺乏。“应试教学”现象在英语教学中由来已久。因此,教育部于2003年制定并颁布了新的“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目的就是为了对高中英语教学及学习施加积极的影响,并提出了学生外语学习的评价标准及其原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我国中学外语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而创造条件和环境。同时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提倡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由此,高中英语教学与课程标准,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本研究旨在调查山东省内高中英语教师是如何认识大规模考试(高考在内)对于他们的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并探索大规模考试对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行带来怎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研究的对象来自于山东省内的七所普通高中89名中学英语教师,和392名各个年级的高中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各种大规模考试的确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及其课程安排。“应试教学”现象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尽管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和所提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可能会解决“应试教学”这一顽疾,然而正是各种大规模考试的“反拨效应”在阻碍着以上两者的顺利实施和推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学英语教师过分的投入到“应试准备”的过程,加上他们普遍缺乏相应的教育、培训机会,对于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缺乏理解,导致高中英语教师不能去主动地改进自己的外语教学,更无法去套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应试教学”现象不能得以消减。另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中学也无法得到推行。调查结果还表明,对教师的不合理的管理与评价政策是最终导致教师“应试教学”,“忽视”新的课程标准以及缺乏专业发展意识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