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苯磺酸钙对血肌酐检测方法及肾功能影响的比较分析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hite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服用羟苯磺酸钙前后,应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及苦味酸法分别检测血肌酐,观察羟苯磺酸钙对血肌酐检测方法的影响,评估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脏病病人治疗效果。方法:收录我院病人108例,按肾功能情况分期后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即(1)口服肠道吸附剂包醛氧淀粉胶囊5g/次,3次/d;(2)低盐低脂低磷低蛋白饮食(蛋白摄入<0.6g/kg/d,NaCl日摄入<6g);(3)控制血压(BP<130/90mmHg)、血糖(GLU<7.9mmol/L),调节电解质。治疗组常规治疗+羟苯磺酸钙治疗,500mg口服3次/天,使用4周后通过肌氨酸氧化酶法及苦味酸法检测血肌酐,计算eGFR,检测38例III-IV期CKD患者用药前后GFR,观察108例病人使用前后肾功能变化,评价羟苯磺酸钙对酶法及苦味酸法的影响。结果:1.羟苯磺酸钙可改善患者eGFR水平,治疗组患者eGFR呈升高趋势[(酶法组及苦味酸法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5.79±16.53)、(43.31±15.25)m1/(min·1.73m2),t=4.912,P<0.05;(35.47±14.42)、(37.13±16.33)m1/(min·1.73m2),t=1.435,P<0.05;]。2.治疗组中,酶法组及苦味酸法组血肌酐均降低[(酶法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04.80±201.08)、(235.44±131.33)ml/L,t=2.764,P<0.05,降低28.73%;苦味酸法组分别为(267.85±109.65)、(227.85±97.69)ml/L,t=1.892,P<0.05,降低17.8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9,P<0.05;t=2.323,P<0.05),且酶法组显著降低(P<0.01)。3.治疗组血尿酸水平较前降低[治疗前、后分别为(480.34±129.24)、(425.74±117.56)ml/L,t=3.325,P<0.05];治疗组血尿素氮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4.38人治疗后进行了GFR检查,其中治疗组III期13人,IV期9人,对照组III期11人,IV期5人。羟苯磺酸钙对GFR无影响[(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5.30±16.74)、(35.69±16.84)ml/min,t=1.983,P>0.05;对照组分别为(34.45±15.67)、(36.89±15.75)ml/min,t=2.017,P>0.0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t=5.324,P>0.05)。结论:1.羟苯磺酸钙有降肌酐的作用,短期内对GFR无明显改善;其对肾循环保护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2.羟苯磺酸钙对肌氨酸酶法检测肌酐有较为明显的负性影响,在临床操作中应注意服用羟苯磺酸钙患者肾功能检测方法,以免掩盖病情。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卒中后抑郁病人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瘦素(lepti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检测,探讨血清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蛋白A、D(surfactant protein A and D,SP-A、SP-D)在烟曲霉菌(Aspergil lus fumigatus,A. fumigatus,AF)性角膜炎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的表达变化和AF感染
我喜欢螳螂。它披一身绿衣,三对带齿的足善于爬树,两只大刀似的前足,让害虫难以逃生。螳螂的利嘴长在三角形头部的下方,两只眼睛又大又灵活。它肥大的腹部长着两只镶着黑边的绿翅膀,更增添了它英武的气势。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螳螂捕害虫的样子。一旦发现害虫,它会时而穷追猛捕,时而静坐如“守株待兔”。只要它举起那双大刀似的前足向猎物“砍去”的时候,不论大小害虫,都将难逃厄运。  而且,螳螂生性好斗,从不捉死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