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让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生活富裕,党和政府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修建安置区,供贫困人口居住生活、发展生产。搬迁至安置社区虽然使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居民来自不同的贫困村落,彼此之间互不相识,加上搬迁入住时间短,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模式发生变化,给新搬迁入住的居民带来一些困扰,社区居民缺乏互动交流机会,使得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生活富裕,党和政府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修建安置区,供贫困人口居住生活、发展生产。搬迁至安置社区虽然使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居民来自不同的贫困村落,彼此之间互不相识,加上搬迁入住时间短,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模式发生变化,给新搬迁入住的居民带来一些困扰,社区居民缺乏互动交流机会,使得邻里之间出现不少问题。而邻里关系的好坏是衡量一个社区是否和谐安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邻里关系淡漠必定会影响社区的和谐良性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小组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增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邻里互动,营造和谐安定的社区氛围。本研究以甘肃省T市L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南川社区为例,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了解目前南川社区居民的生活现状和邻里互动情况,总结南川社区邻里互动中存在社区归属感缺乏、邻里熟悉度差、交往频率低等问题,总结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南川居民入住社区时间短、社区内缺乏交流互动平台、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其次,针对南川社区邻里互动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以南川社区婴幼儿及家长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工作小组专业方法,招募该社区的8位居民为服务对象开展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社工为组员创造交流互动机会,鼓励其畅所欲言,加深彼此间的了解程度。具有教育、社交性质的小组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组员间的交往方式逐渐从浅层化向深层次转变。小组成员通过活动相互认识和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邻里之间的交往意愿有所增加,小组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后,社工对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从有效链接资源、提升专业技能、强调助人自助理念,培养居民邻里意识等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延安时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革命根据地的现实情况为基础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和斗争,克服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最终带领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在这一时期,党领导政法工作形成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法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和研究,了解延安时期党领导政法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征,进一步分析其中
当下,我国正面临政治经济双转型,国家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由此看来,如何能够打造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与难题。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同时中职生也正在成为一线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力量,但与其他弱势青少年群体一样,中职生所存在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
当前我国患有认知障碍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位列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预测2050年相关人数将达到2000万人。患有认知障碍并不仅仅会影响一个人的记忆,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感知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够,且该病起病隐匿,常常到症状明显时才被重视,但往往为时已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笔者在X市J养老家屋实习时,发现机构中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多缺乏
按康德的定义,“启蒙”的核心要义是勇于运用“理智”,目的在于使人走出自己“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即“不成熟状态”;或者用18世纪英国启蒙大诗人蒲柏的话说,“在启蒙的时代,追求自知就是发现人性”。西方思想史告诉我们,但凡出现新的“人性论”,背后无不依凭某种新的哲学观念。在此意义上,要想理解“启蒙运动”,首先应该理清“运动”背后的“哲学观念”。启蒙大师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就是西方近代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石,也是国家微观创新实力的体现,更是企业得以持久发展的源动力。当下“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在稳步推进,我国正处于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的关键时刻。探讨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为更好的克服阻碍,实现创新能力的大幅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企业公司制的发展使得经营权和所有权普遍分离,由此带来的代理问题,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代理问题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原因,
贫困儿童是一个社会中处于极端弱势地位的群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经济措施来帮助贫困几童,以期能够使其获得良好的发展。而生活在甘南藏区的贫困儿童,一方面承受来自贫困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在承受文化冲击以及区域性相对落后的刺激。且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贫困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贫困儿童与非贫困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如何运用社会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理念的逐步深化,作为社会教育工作中弱势群体的特殊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特教教师作为特殊儿童的指导者和辅助者,却承担着相比普通教师来说更大的职业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会对特教教师的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会对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特殊教育事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帮助特教教师认识并舒缓自身职业压力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
今天,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海量的数据。毫无疑问,人类已经进入了无时无刻不与数据打交道的“大数据”时代。面对零散的数据,如何整理汇总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对每个公民来说,已变得十分重要。顺应时代发展,我国教育部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数据分析素养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课
近年来,积滞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经济发达地区尤为突出,该病症状表现多样,若积滞日久不愈,可转化成疳,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朱锦善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经验独特,疗效显著,提出以调理为主、助运为贵的思想,视其虚实,分轻重缓急而治之。该文介绍朱锦善教授治疗积滞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是以尼采哲学视角下的“虚无主义”为研究对象,以“受难与狂欢”为线索,对该书中的主要章节进行疏解,旨在为其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解读视角。在研究方法与思路上,笔者从尼采哲学视角下“消极虚无主义”和“积极虚无主义”的本质区别入手,结合尼采哲学思想中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生命观”,分别对“生命的受难”与“生命的狂欢”这两个主题进行解读。并关联其中所蕴含的“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