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MPa车载储氢气瓶供氢系统及快充过程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ilfa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如今新能源世界格局的必然选择,车载储氢气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要构件之一。为普及、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需要大量建设加氢站,从而保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驾驶里程。当加氢站中高压储氢罐向车载储氢气瓶供给氢气时,车载储氢气瓶需在3分钟内压力达到70MPa,在短时间内气瓶内压力升高、氢气压缩等因素将导致车载储氢气瓶内氢气温度明显的升高,过高的温度会对车载储氢气瓶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车载储氢气瓶内会产生超声速现象等相关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依据GB 50516-2010和SAE J2601-201407提出一套完整、新型、具体的70 MPa车载储氢气瓶的供氢系统。本文所提出的70 MPa车载储氢气瓶的供氢系统由三级压缩子系统A、B、C,真空泵、车载储氢气瓶、储水罐及备用高压储罐组成。每个压缩子系统都由压缩机、冷却器、高压分离器和高压储氢罐组成,其中压缩机使用离子液压缩机,冷却器使用HYPER涡流管,高压分离器使用热高压分离器。(2)分析压缩子系统C中的第三级高压储氢罐向车载储氢气瓶供氢过程。用Aspen Plus和Aspen HYSYS分别对车载储氢气瓶供氢系统流程进行稳态模拟和第三级高压储氢罐向车载储氢气瓶充气过程中第三级高压储氢罐进行动态模拟。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第三级高压储氢罐容积的理论计算与模拟存在差别。第三级高压储氢罐的压力为93MPa和94 MPa时,可满足52 L~112 L和122 L车载储氢气瓶的快速充氢。同时,还得到了第三级高压储氢罐向车载储氢气瓶充气时,第三级高压储氢罐的氢气平均体积流量随其压力和容积的变化情况以及第三级高压储氢罐内体积流量和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比较Aspen Plus稳态模拟和Aspen HYSYS动态模拟的结果,发现二者存在一定差别。(3)对70 MPa车载储氢气瓶快速充氢过程温度、压力及跨音速现象进行分析。使用CFD(Computation Fluid Dynamics)软件数值模拟70 MPa车载储氢气瓶快速充氢过程并对其验证。70 MPa车载储氢气瓶快速充氢过程中,由于气体的压缩作用,气体的动能转换为内能,焦耳——汤姆逊效应(Joule-Thomson)以及车载储氢气瓶与环境之间的换热等多种因素导致车载储氢气瓶内温度升高,同时,因压缩子系统C中的第三级高压储氢罐与车载储氢气瓶压力比高,导致车载储氢气瓶在快速充氢过程中产生跨音速现象。车载储氢气瓶快速充氢前3.2秒,气瓶口处气流为超声速,3.2秒之后均为亚声速。70MPa车载储氢气瓶在快速充氢过程中超声速现象的存在不会危及整体车载储氢气瓶的安全。
其他文献
现代民主借由国家主权所确保的宪政秩序和优良公共文化而获得繁荣.但当前,现代民主之发展已显现出了危机状态.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群体利益的产生,由此导致权力腐
目的分析ADC值评估急性恼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经静脉溶栓术治疗,在治疗3个月时记
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将98例SARS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激素治疗组57例,对照组41例。激素治疗组按照用药剂量分为
模糊限制语作为科技英语中的常见现象,不仅能表明学者对命题的态度,还能体现与读者的互动;而全球化的趋势要求科研人员和学者掌握撰写高质量、符合国际标准的英语论文的能力
采用便利取样法,以护理20171516班为试验组、护理20171718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试验组运用改良式"三明治"教学法开展教学。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学习成绩及教师
【正】 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指导公共外语教学,是提高目前公外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一门特殊学科的公共外语,既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又有区
以老庄为代表的自然本体观,我们称之为东方自然观,它是中国传统美学建构的最深刻的基础。本文通过试分析东方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去寻找其给予陶艺家在生活陶艺创作过程中的启示,以
【目的】从‘苏帅’苹果(Malus domestica)中分离克隆赤霉素氧化酶基因MdGA2ox8的开放阅读框(ORF),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在苹果中的组织表达特异性,通过在烟草中过表达MdGA2ox8研究其
本文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在归因方面,大部分的中学教师对于教学的成败能够从自我努力的维度出发,进行积极的归因,但也有少部分教师倾向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