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童》是一部展现芥川龙之介思想困境的绝佳作品,芥川在《河童》这部小说中展现了其晚期思索的苦恼过程和随之产生的矛盾思想。从某种程度上,它更能反映芥川本人,它是一部了解芥川的重要作品。从宗教思想困境看,芥川对宗教有浓厚兴趣,但对宗教持怀疑态度。《河童》中的“生活教”主张及时享乐,生机勃勃地生活。芥川提出的“生活教”是其思考宗教问题和生活方式的产物,“生活教”的出现可以从享乐主义、存在主义、虚无主义和芥川后期颓废性格来解释,最终,芥川否定了“生活教”,芥川希望通过宗教信仰得到解脱,但最终他对宗教的关注以失败告终。与其说他否认宗教,不如说他描写了对宗教的绝望。从婚恋思想困境看,对雌河童的描写反映了芥川轻视女性,认为女性虚荣、残忍和卖弄风情的女性观;对河童家庭的描写展示了其对家族制度、家族婚姻形态的讽刺,但同时无法舍弃。从《河童》中的描写以及芥川的散文、评论、问答中可以窥探他的婚恋观:芥川认为婚姻选择具有偶然性和非绝对正确性,他更喜欢既有女人味又不失传统女人形象的女性,他的婚恋观悲观且缺失道德。芥川龙之介试图从婚姻、恋爱中找到人生的意义,但最终也失败了。从艺术思想困境看,《河童》中音乐家库拉巴库和劳库的对比表现了芥川的艺术苦恼:芥川承认自己在知识方面和感受性方面有才能,但他对自己的艺术持怀疑态度,他推崇充满“诗的精神”的作品和作家;在《河童》中,芥川抛出了对艺术至上主义的思考,他前期倾向于为艺术而艺术,后来转变为为人生而艺术,最终他对艺术的态度仍是矛盾,没有得出自己的结论。芥川对艺术的思考反映出他拥有文学家的良心、苦心和耐心,他是文艺方面的成功者。《河童》中包含着芥川对多个问题的看法,能在多方面反映芥川本人的形象和思想,并且是一部引发读者共鸣与嘲笑的社会批判之作,这篇以寓言体形式写就的小说充斥着芥川龙之介的怀疑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