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出血大鼠血肿周边区HMGB1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IV型胶原酶/低分子肝素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每组又分为术后6h,12h,24h,3d,5d,7d共7个时相点。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其行为学改变,评定方法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平衡木行走试验、网屏试验、转棒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MGB1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HMGB1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IL-6蛋白的表达及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并对HMGB1的表达及与TNF-α、IL-6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ICH24h时达到高峰,直至术后7d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运动功能评分(平衡木行走试验、网屏试验、转棒试验):ICH后24h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直至术后7d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假手术组未见HMGB1mRNA表达和蛋白阳性细胞,实验组出现mRNA表达和大量棕黄色的HMGB1蛋白阳性细胞,于6h开始出现HMGB1mRNA表达和蛋白阳性细胞,24h达高峰,3d开始下降,5d再次升高,7d达到第二个高峰。实验组HMGB1mRNA表达和IRS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TNF-α、IL-6于脑出血后6h就达到表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7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4.凋亡检测结果:TUNEL阳性细胞数在ICH24h达高峰,自3d开始逐渐下降,至7d仍维持在高水平,实验组TUNEL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ICH后24h与同一组内其他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大鼠脑出血后HMGB1蛋白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呈显著正相关(P<0.01,r=0.32)。结论1.大鼠脑出血后HMGB1表达升高,并呈双峰型变化趋势。2.大鼠脑出血后急性期HMGB1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