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vasa基因的发育表达图式及生殖腺的发生和发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腺的发生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ovasa基因在许多动物生殖系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表达,被广泛用作生殖细胞的分子标记物,在动物生殖细胞发生和生殖调控等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性腺是两性生殖细胞产生和分化的场所,研究性腺发生可以更好地调控物种的繁殖性能,提高种质特性,开发和利用优异的品种资源。单环刺螠(Urechis uniconctus)是我国沿海分布的唯一无管螠目(Xenopneusta)种类,具有很高的经济食用价值,且具有潜在的净化海洋环境和药用价值,因此是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海洋动物资源。本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单环刺螠Uu-vasa mRNA的发育表达特征;进一步结合组织学方法,首次揭示了单环刺螠性腺的发生以及发育中性腺的结构,为单环刺螠人工繁育提供有用的研究基础。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从未受精卵到囊胚期,Uu-vasa mRNA在各期胚胎细胞中均有类似的分布特点,显示了其母源性来源的特点。原肠胚Uu-vasa mRNA集中在原肠胚内、中胚层,担轮幼虫时期信号集中在消化道,体节幼虫时阳性细胞分布于体节隔膜及消化道,在蠕虫状幼虫中,信号集中在腹刚毛附近及呼吸肠。阳性信号在呼吸肠的位置即是未来性腺发生的位置。对1-4cm幼螠进行石蜡切片,结果显示:3.5cm幼螠中,原始生殖细胞位于呼吸肠管壁外的结缔组织膜处,并数个集群与该处的体细胞共同构成性腺原基;至4cm幼螠,性腺初具雏形,其形态接近成体性腺的形态。成体单环刺螠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单环刺螠性腺位于虫体尾部呼吸肠处,为生殖细胞与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状;性原细胞分布于性腺的外周,结缔组织在性腺的中部;性腺的两端通过发达的肌束分别与呼吸肠管壁外侧和体壁内侧相连。对单环刺螠性腺发育的年周期组织学观察,我们划分其性腺的发育周期为增殖期(6月末-7月和11月-次年1月)、生长期(7月末-8月下旬和2月-4月初)、成熟期(8月末-9月中旬和4月-5月初)、排放期(9月下旬-10月中旬和5月中旬-6月中旬)和休止期(10月下旬-11月初和6月中旬-6月下旬)共5个时期,对各期性腺的组织结构以及体腔液中生殖细胞组成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首先发现于海马,是突触传递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指的是一定的条件刺激引起突触传递效能的长时间增强,在学习和记忆中发挥重
学位
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PAO1中第二信使分子环鸟苷二磷酸(cyclic di-guanylate mono-phosphate,c-di-GMP)代谢相关的基因进行研究及探讨,以期加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