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供应链联盟条件下中小企业的扩张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大企业的特点,经营形式灵活,成长性好,但实力较弱。随着新经济浪潮的涌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多种,但在供应链联盟出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加入供应链联盟,借助于供应链联盟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中间组织形式——供应链联盟出现了。任何一种组织形式都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供应链联盟的出现归因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变化,竞争态势的变化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效率,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节约了社会资源。 供应链联盟讲究的是各个节点企业发挥其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取得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才能够被联盟所接受,同时也有助于中小企业在加入联盟后取得主导地位或区域性、局部性的主导控制地位。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小企业借助于供应链联盟发展壮大自己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章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企业形态的演变与研究进行了综述。 第二部分讨论了供应链联盟的产生与演变,对供应链联盟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概括了供应链联盟的特点与供应链联盟在发达国家的演变历程。 第三部分讨论了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以及战略制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并进一步论述了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指出中小企业要培养核心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灵活重组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快速发展自己。 第四部分讨论了供应链联盟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指出了在供应链联盟条件下企业竞争态势发生了变化,加入联盟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取得规模的利益,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给出了中小企业在供应链联盟中地位的几种形态,并试着给出了一个中小企业扩张路径。
其他文献
自19世纪中期出现国际直接投资以来,有关理论逐步发展起来。马克思、列宁主要从生产关系出发,曾对资本输出做出过精辟的论述,而西方经济学家则主要从生产力出发,对国际直接投资进
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中美贸易对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从中美贸易与美国的就业现状出发,将影响制造业就业的主要因素划分为经济周期、技术进步与贸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分析汇率变动对一国商品价格或价格水平的具体影响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