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新时代面临着新矛盾、新目标、新任务。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人格健康、敢想、敢做、敢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领导者队伍,是我们面临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迎接新使命的必然要求。社会角色和职业属性决定了我国各级领导者掌握着相应的公共权力,在公共决策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公共决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与领导者个体人格直接相关的。本文论述了独立型人格、依附型人格和工具型人格对公共决策有效性的影响,以及领导者的政治信念、价值观、民主意识和道德品行对公共决策合理性的影响,并对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决策过程中领导者人格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构建健康人格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领导者来说,这个“硬”就是要思想“硬”、作风“硬”、能力“硬”,归根结底就是要人格“硬”。不但自己要“硬”,还要带动和影响广大的公务员群体和社会公众,率先垂范,引领社会风尚。因此,要完善和优化领导者人格,营造人格健康发展所需的社会氛围,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