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应研究——基于不同类城市视角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各地掀起炒房热潮,房价一路攀升,高位运行的房价对国民经济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抑制房价的非理性上涨,国家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货币当局也使用了多项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初见成效,但房价并未回归到理性水平,如在一线、二线热门城市房价不降反升,三、四线城市房价面临下行压力。因此本文从区域性的角度出发,把我国城市分为四种级别,并选择一、二、三线样本城市,分别研究货币政策对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调控效应。  本文首先指出运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进一步回顾了房地产市场的总体现状与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历程,从理论角度论证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类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呈现差异化的效果及原因;其次,对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路径进行阐释,对利率、信贷在不同类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机理进行具体分析;接下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各样本城市2004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以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银行信贷、一年期实际贷款利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PI等指标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指标对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指数的差异化影响。具体而言,总体上银行信贷对房价发挥作用的力度要大于利率变动,且无论是银行信贷还是利率在不同类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应存在明显差异:银行信贷在二线城市的作用最为突出,随着发达程度的降低,利率对房价的影响逐渐减弱;最后,综合理论与实证,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宏观调控的事实,提出统一与差异化调控相结合的政策建议:第一,在整体上提升房地产金融市场水平,拓宽融资渠道;第二,针对各类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提出差异化的调控政策,改善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应。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代理理论、信息理论和财务理论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行了正式的分析,提示了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机理,并从企业内部资本配置的角度说明了M型企业的本质和边
中即将加入WTO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产品面临着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更为激烈的竞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大家都在关注如何解决这
该论文首先,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涵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原则与优势进行了论述,以便对供应链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次,分析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提出目前存在的普通问题及
该文对欧洲中央银行的运作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和专门探讨.文章提出了欧洲中央银行在今后的动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对欧洲中央银行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在对几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