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不良资产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是银行业的主要风险,它不仅会威胁到银行本身的信誉和安全,对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甚至威胁到整个经济体系的安全。美国、日本、东欧的转轨国家、瑞典、东南亚各国和韩国等都出现过由于不良资产问题带来的银行危机。这些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处置这些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中国的商业银行也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我国的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巨大,占到银行资产总额的25%-30%,资产的质量差,这是我国金融系统中主要的风险。 我国在1999年成立了四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接收和处理从四大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1.4万亿不良资产,顺利地完成了不良资产从银行到资产管理公司的剥离,但这只是不良资产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只有所有的这些不良资产完全处理掉之后,其背后的金融风险才会化解。不良资产的处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资产管理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远低于当初的预期,它们处置资产的手段单一,效率较低。本文在分析我国不良资产的特点和借鉴国外不良资产处理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有效运作和不良资产的处置策略,希望能对中国不良产的处置有一点贡献。 在我国已经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这些不良资产的背景下,本文从资产管理公司的角度来探讨处理不良资产处置中会面临的障碍和处理这些不良资产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加入WTO,银行业面临国际竞争并进行国际化发展的环境下来探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障碍和解决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的第一章是银行不良资产及一般原理的概述。银行不良资产是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化解这些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该章的第一节首先对银行不良资产作了一个界定。然后介绍了在不同的银行贷款的分类方法下银行不良资产的表现形式。第二节介绍了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途径。主要从美国的RTC模式,日本的桥银行模式和东南亚韩国的资产管理公司模式来看处理不良资产的一般模式,集中处理,将好银行与坏银行分的方法。处置不良资产的具体的方式有:法律追偿、资产出售、资产置换、债转股和资产证券化等。 第二章是我国不良资产的形成和现状介绍。第一节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中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形成是多年积聚的结果,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的原因,又有国家宏观经济和制度的原因,具体说有以下的原因:企业自身过度负债、管理不善;一些企业借口产权制度改革,悬空、搁置、推脱、逃避银行债权;国家的政策调整和宏观经 — —。济环境也是形成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原因;另外,政府的干预和“点贷”也造成了 ”贷款无法收回。不同的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特点也不一样。在第二节介绍了我国不0 良资产的现状。我国不良资产的数量巨大,资产质量较差,经济发达的省份不良贷 款的数量较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良贷款数量较多。 文章的第三章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在1999年我国 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 资金融企业。主要任务是收购、管理、处置从国有商业诅行剥离的不良资产,最大 限度地回收资产。但是,这四个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成级并不很理想,在 2000—2001两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已处置不良资产资产1450亿元,平均每年处 置725亿元。并且,最先处置的一般来说是指质量较好的资产,随着处置过程的进 行,难度将会更大。在文章的第三节分析了阻碍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资产管理公司 内部因素,由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国有性质和经营体制,在处置不良资产时会存在以 下的问题:产权不清、政府干预;目标不明确,往往会受到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的目 标的干扰;内部激励制度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投资决策权和资产处置权;缺少专业 的不良资产处置人才。第四节分析了阻碍我国不良资产处辽的资产管理公司外茹因 素,主要是(一)资本市场容量不足,缺乏投资者;(二)债权保护受到制约,主 要是企业通过破产逃废债现象严重;债权的合法抵押权受到破坏;《担保法》的一 些规定存在缺陷;(三)政府干预和职工问题阻碍了债权回收。 第四章提出了在现阶段完善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措施。首先是建立和扩 大我国的不良资产转让市场。1.4万亿的不良资产处理需要一个资金量很大的市 场。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规模很小。因此应当允许和鼓励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 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人这个市场。也可以引入外资。关于不良资产的转让,我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