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士大夫群体的心态诠释——以周亮工为个案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055622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亮工生活于明清之际,既是一个著作丰富的诗人、学者,又是一位颇有政绩的官僚。本文通过研究周亮工的生平,体现出他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对周亮工的交游活动,进行了考察,特别是他与明朝遗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力图回答周亮工与明遗民之间政治取向的差异是怎样地在心态的异变中得到慢慢消融的这一问题。另外,通过对亮工晚年焚毁自己生平大部分著作这一行为的解析,来揭示时代变迁在历史人物心理上产生的影响。该文把周亮工的活动纳入到明清之际社会的大变革中,考察士大夫群体对社会变革的不同反映,从而对周亮工的心理状态作出较为实际的解读。
其他文献
关于民国时期广西农民贫困、农民负担与农民生存状态的内容,以前学术界专门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虽有一些著作和论文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但往往是在讨论当时广西农村社会的一般
葛洪是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是中国道教金丹道派的奠基人,在道教思想史上和科技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抱朴子外篇》和《抱朴子内篇》,其中《外篇》是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开发热潮逐渐升温,城市综合体的相关研究也日渐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课题。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人们对城市旅游及休闲的需求,而且城
北爱尔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二十世纪以来英国历届政府的“政治毒瘤”。本文以北爱问题的冲突历程与和平进程为主线,主要论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北爱问题爆发以来北爱的政治冲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其思想主要蕴涵于《庄子》书中。庄子认为各阶层民众,为物所累,终日役役,使人丧失真性,造成人性异化,庄子对此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体现了庄子强烈的
“党化教育”是执政党通过教育把党派意志强加于整个社会的过程。“党化教育”的出现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自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