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在金融深化、金融改革和将要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特点,并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经验,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和改善途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本文介绍了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主导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两种主要模型——资金缺口模型和净利差模型,并指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缺陷。 其次,在分析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及其发展趋势,并以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为例对美国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进行实况分析。 再次,本文从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款比率这两个主要的比例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质量较差,潜伏着银行危机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运作方面较为严重的问题包括: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资产比重偏高,信贷资产质量改善不大;商业银行经营效益不容乐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运作的缺陷增大了银行的风险;我国存在着潜在的银行危机;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多,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往往不得不背离资产配置原则的要求;等等。 最后,本文介绍了4种国际上解决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并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启示,指出我国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处理不良资产、改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促进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资产管理公司只是中国走向健全的银行体系的第一步,它并不能保证坏帐问题能得到彻底的消除。因此,本文紧密结合我国制度结构的现状和国内外金融经济情势,提出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大体思路和途径,主要有:利用风险免疫策略,加强风险防范;实行资产多元化;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促进银行商业化改革;加快金融创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