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与纺织产业国际转移关系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onba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纺织工业首先起源于英国,后兴起于美国、德国、法国,再转向日本,又转向香港、台湾、韩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然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纺织工业不断崛起,由此,纺织品国际生产格局也相应发生重大转变。 源于钱钠里用人均GDP水平划分工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启示,本文选取英国-美国-日本-台湾-中国为主线,对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棉纺锭总数与人均GDP数据进行具体的统计分析,通过比较,研究人均GDP与纺织产业国际转移的一般规律,并对浙江纺织国际转移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一国或地区纺织工业发展的顶峰出现在人均GDP(按1990年国际元)这个区间。而浙江当前的人均GDP水平按1990年国际元衡量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但是,近几年来,浙江纺织产业还在持续增长,并未显现明显的转移迹象。深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与来自落后地区的廉价劳动力是延缓浙江纺织产业的转移的主要原因。 但是,目前浙江面临的“纺织品贸易壁垒”、“民工荒”、“电荒”、“土地紧张”等因素已经对浙江纺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综观世界纺织产业纺织史,浙江纺织产业早晚也将面临转移,当前,浙江纺织企业最重要的是做好产业升级,提升纺织产品层次结构,为产业转移做准备;要培养设计人才,改变轻设计、重制造的局面;并根据自身优势,培育休闲类的国际品牌。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也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新主题。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从理论上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经济学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产业集群现象的形成、竞争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认为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选择什么样的市场进入战略对跨国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决定其经营成败的一个重大因素。本文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构建并检验以资源论为基础的市场进入方式选择模型;二是确定
当今时代的最大特点是系统性。分析生态系统的变化发展规律,探索系统稳定和持久等动力学性质,对保持生态平衡、控制系统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是很有意义的。另外,系统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行业进入到了微利润时代。站上产销量百万辆台阶之上的A公司,现如今体量更庞大、掌握的资源更多,如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战略上找到可持续的制胜之道?
自我国2010年12月31日正式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四年以来,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已经扩大至900支,融资融券余额已经突破了1.2万亿大关,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市场中关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