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颅颈交界区显微解剖学研究和对颈椎椎体与椎弓根相关的测量学研究,探索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的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
方法:应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20副成人颈椎干燥标本与椎弓根相关的各项解剖参数进行测量。然后选取6例成人颅-颈椎标本(C1-C7),四柱式定位框架以螺钉固定枕颈部,CT薄层扫描获取60个椎弓根(包括环枢椎)的空间定位数据,Aero-tech手术规划系统三维建模,设计安全、个体化的置钉路径,导向弓把持下经皮细钻钻孔,套管针导引下置入攻丝,复查CT评价置钉的准确性,最后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引导对3例尸头进行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结果:具体的各项解剖参数见正文,在60个框架定向椎弓根置钉中,攻丝与规划路径有偏差者8个,失败率为13.3%,横突孔突破5个,椎管方向骨皮质突破3个。6例位于C3-5(占75%);2例位于C1、C2椎体(占25%);25个无框架立体定向螺钉植入的准确率达到100%。
结论:改进的四柱式定位框架借鉴Halo-vest外固定装置的设计,其纵向牵引固定作用使颅-颈-肩一体化,颈椎作为刚性结构统一体,在术中保持空间位置稳定,减少相邻椎体移动导致的定位误差。两种立体定向图像引导的椎弓根螺钉植入植入方法,都具有以下优点:图象的容积三维重建、可视化置钉路径设计和虚拟演示使手术过程简单而直观,不需要线形和角性参数的测量。导向抓持装置提供的稳定性、可以经皮“微创”、及经济实用性是计算机3D导航椎弓钉置入技术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