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然而,众所周知,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企业与职业院校长期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企业角色失调是制约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校企合作,确立企业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正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否持续、有效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企业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为索引,在梳理总结国外企业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后,立足我国国情,客观分析了我国企业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失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文献资料。针对企业这一组织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将归纳比较与演绎分析相结合,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在选择参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时的外部和内部动机,剖析企业角色失调的多重原因,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打下基础。本研究认为,加强校企合作,正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企业功利性与职业教育公益性之间的矛盾,理清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四者之间有机统一的关系与责任,是确立企业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主体地位的基础和前提。在职教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的实践中,加强与企业合作,需要突出社会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索通过社会外部推动力和企业内部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一步凸显企业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