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被植物是营造园林景观、提高园林绿化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地被植物的耐荫性,对于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优化配置,发挥植物最大的生态及景观效益,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调查了地被植物在杭州园林中的应用特点,阐述了地被植物资源开发、工厂化生产及抗逆性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以金叶过路黄、多花筋骨草、紫金牛及射干等四种地被植物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荫条件对植株生长、形态解剖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试图确定判断地被植物耐荫能力的标准。本文还根据生态学原理及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初步探讨了地被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配置模式。结果表明: 1.杭州地被植物应用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西湖南线54052m~2的绿地面积中,传统地被如沿阶草、吉祥草、麦冬的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仍然居于领先地位;观花、彩叶地被如杜鹃类、鸢尾、花叶蔓长春花等占17%,应用比例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花叶共赏的植物如花叶玉簪等,应用前景较好。 2.地被植物的资源利用、工厂化生产及抗逆性研究已逐渐引起重视,各地均提出了几种到几十种适于在当地园林中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但由于目前生产环节跟不上,与园林应用的发展相比,处于滞后状态。 3.耐荫性研究表明,不同的遮荫条件,对四种不同的地被植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金叶过路黄在遮光27%条件下,植株鲜重、根重、叶片鲜重及分枝数均最大,而其叶面积在遮光73%时最大;多花筋骨草与射干的植株鲜重在全光照条件下呈最大值。与全光照相比,在遮光80%条件下金叶过路黄与多花筋骨草,其叶片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细胞差异较大,表现为栅栏组织宽度减小,海绵组织细胞之间间隙加大。紫金牛叶片表皮细胞的排列整齐而紧密,射干细胞间却空隙大,随遮光度增加,细胞变大,排列更疏松。 四种地被植物中,紫金牛的光饱和点与补偿点最高,分别为645与202μmol/m~2s,金叶过路黄、多花筋骨草与射干依次减小,光补偿点以射干为最低。金叶过路黄叶绿素含量在遮荫3个月时,随遮光度的增大而增大,a/b减小。多花筋骨草与射干脯氨酸含量随遮光度增大而减小,金叶过路黄则呈现增大趋势,中文摘要且脯氨酸含量与金叶过路黄、多花筋骨草及射干的植株鲜重相关性较强。在试验所研究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指标中,叶片显微结构与脯氨酸含量,与植株生长的相关性较强,对于植株耐荫性的评判,具有一定的意义。4.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必须重视其生物学特性,方能保证其最大的景观及生态效益。但是,也不能忽视地被植物配置的景观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