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英语撰写科技论文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必要的技能。中国科技工作者只有遵循行业写作规范,才能有效确立自身的国际学术地位。长期以来,论文作者的身份在文中应该显现还是隐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也是困扰中国科技工作者英语写作的一个问题。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以第一人称代词为代表)是体现作者存在感的两种句法形式。本文从英国出版的国际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中抽取了117篇实验型论文,自建了两个对比语料库:中国作者科技论文语料库(61篇)与美国作者科技论文语料库(56篇),简称中国语料库与美国语料库。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通过对比被动语态与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在中美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和其语篇功能,旨在探讨中美科学家在表现作者介入度方面的使用异同。结果发现:(1)从总体频率来看,两者在被动语态的使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6.3%和36.7%),we在美国语料库的使用频率远高于中国语料库(12‰和3.3‰)。(2)从两者在子语料库的使用情况而言,被动语态在中国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略高,但中美语料库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引言部分(P值=0.054)的差异最为明显,各部分的分布情况分别为44%VS 38%,33%VS 29.7%,60.7%VS59.3%,28.5 VS 28.2,26%VS 25.5%;在we的使用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中国语料库中we的使用频率非常低,摘要部分差异最为显著(0‰和8.7‰),其他部分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VS 7.6‰,2.3‰VS 8.3‰,4.6‰VS 15.4‰,3.4‰VS14.5‰。(3)语篇功能分析表明,中国作者较多使用被动语态来陈述结果、组织篇章和阐述研究过程;两者均使用we来实现以下功能:阐述研究过程,陈述结果,发表观点,组织篇章。这些结果表明,英语本族语者在论文中的介入度要比中国作者高,较多使用人称代词直接指称作者,构建作者身份。本研究可以帮助中国科技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国际学术规则,规范论文写作,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认可度,同时对于我国的科技成果的传播与分享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