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销自产生以来一直是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社会治理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销逐步演变为网络传销,隐蔽性、欺骗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社会危害更大,尤其是近年来像善心汇等网络传销大案频频出现,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如何治理网络传销,成为了政府以及学者所关心的重要课题。关于网络传销治理的研究,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有的是从法学、刑侦学等法理层面探讨和论述了网络传销的查处定罪问题,有的是从治理实践出发,在网络传销的成因、识别、监管、电子取证等单一治理细节进行探讨和论述。目前来说,学界对网络传销治理的研究较为零散、碎片化,缺乏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的网络传销治理机制的系统化研究。本文认为网络传销是一项复杂的需要综合治理的社会问题,想要根除网络传销,只从立法、监管、侦查等环节进行碎片化治理是不够的。借鉴之前学界的研究成果,笔者从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整合和协调公私部门,构建一个治理主体、监管机制、查处机制、善后机制在内的网络传销治理机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善心汇网络传销案,分析框架是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以此对网络传销治理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观点:网络传销治理机制应打破现有“碎片化”治理问题,从包括治理主体、监管机制、查处机制、善后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治理。我国目前网络传销治理机制在治理主体方面存在治理主体单一、职能有限,区域间治理各自为政,协调不畅的问题;在监管机制方面存在金融、宣传、网络运营、企业运营等方面监管缺乏协同,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在查处机制方面存在政企协调不畅、执法主体取证难,区域间查处案件缺乏合作的问题;在善后机制方面存在体系缺失、区域间善后合作不充分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法律法规滞后;缺乏技术手段和技术人员;缺乏统一调度,协调机制不健全;社会各界对网络传销认识不足等。为此,应通过以下策略和措施,完善网络传销治理机制:一是整合组织机构,发挥网络传销整体治理功能;二是整合监管资源,提前防控网络传销;三是整合宣传资源,增强网络传销的识别力以及责任感;四是建立协调机制,协同治理网络传销;五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化解根源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