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从1952年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今天,欧洲共同体已经由一个经济共同体发展成为一个政治、经济组织——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欧盟的成员国已陡然增加到25个,人口激增到4.55亿,土地面积也由32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00多万平方公里。 但是,在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已经相当深入的同时,政治一体化道路却曲折不前,导致欧盟一体化的现状:“对联合欧洲的认同感尚不充分,主权让渡的底线太低:政治融合和一体化程度要远远落后于经济融合”。还有在欧洲一体化历程中签定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条约文件,有的已不能很好的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了,还有的重复累赘,导致现有的机构设置和决策制度的效率都大打折扣。 由此围绕着“是否需要一部欧盟宪法”理论界展开了大讨论。2000年5月12日德国外长菲舍尔在洪堡大学的讲话则正式将欧盟宪法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2004年10月欧盟25国政要在罗马正式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本文的目的是从欧盟政治一体化的视角下对欧盟宪法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对欧盟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欧盟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经济一体化相配的政治一体化的相对落后,进而分析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欧盟宪法在一体化中发挥作用归根到底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因此文章第二部分对欧盟宪法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欧盟宪法具有双重属性。宪法80%的内容是重组或者重述现有条约规定,本文着重对20%的创新性规定进行了归纳分析。 第三部分则对欧盟宪法对欧洲政治一体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首先宪法提升了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在欧盟层面上提供了一种法律秩序;第二,有助于提高欧盟的工作效率;第三,培养了欧洲公民的欧洲意识,增强了欧洲民众对欧盟的认同;最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欧盟的民主赤字。 本文第四部分则对欧盟宪法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欧盟宪法遭遇挫折背后表层及深层原因。 文章最后一部分对欧盟宪法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为欧盟架设一个宪法框